dnf女枪炮pk加点,DNF中召唤PK如何无敌?
召唤师PK技巧 考虑到PK向,所以SOLO能力大幅度下降,不过组队混混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召唤怕什么,就是被人缠上召不了宝宝,所以不屈点满是肯定的,施放霸体。 个人此类加点的核心就是要会跑,利用高跳配合杰克爆炸,基本就是全频飞,和枪的空射手炮一样,一抓到机会就立刻召唤宝宝,有魔法盾抗着,也不会哪么脆了。满级光精灵的伤害和眩晕率是很不错的。 刚开局的情况下,优先不屈意志,尽量开始召唤施放比较快的小精灵,也就是火,暗,冰,冰精灵由于没有冰MM的支持只召唤1个也没关系,这些小精灵是为了召唤其它生物的牵制和炮灰。推荐光精灵就是因为召唤师可以独立完成一次多体召唤,有了机会迅速雷珠,光球。有了这三个光球支持,魔界花,哥布尔,还有冰MM的出场也不远了,要知道20级的光球可不是哪么容易杀的,而且光球本来就缠人。场上有了这几只精灵,你完全可以加个follow me,然后在宝宝中间安心召唤,他可以靠过来,不过有不屈,抗着继续召唤就是了,或者丢一个魔法印记继续,不屈持续时间可是55秒,不用担心时间不够。记得花的位置要放好,一般都是在索希雅左右两边靠近桶子的位置,当作牵制点。 场面上宝宝很多的情况下,你就什么也不用怕了,就往宝宝堆里穿就是了,对手敢杀宝宝就丢他魔法印记,然后继续召唤,放心,除了少数职业绝对杀得没有你召唤得快。即使对面利用全程霸体技能硬抗,他的血肯定也哗哗往下掉,满血被召唤大军秒的人很多的。还有,你不能老跑,雪人施放速度很快,没事就丢,冻住了对手就是添丁的好机会。Follow me是非常强大的技能。 只能说一个大概思路,因为并不象其它职业那样连击啊,起手啊什么的,完全就是靠宝宝拖死对手,只能说意识上等。要相信,再强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坚持贯彻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原则就行。 召唤师pk技巧(2) 首先是,柔道,大枪,阿修罗,法破,红眼,街霸,鬼泣。这几个是召唤的天敌。柔道,抓宝宝乱摔,连人带宝宝一起摔,几下宝宝死光,说不定还会被技能的范围给砸到;大枪,重火器乱丢,比柔道好点,可以用黑毛,雪人之类牵制一下,不过大枪清频太快,原子弹激光细火啥的威胁很大;阿修罗,对于召唤来说,爆炎神技,邪光波动阵神技,修罗邪光斩神技,波动剑地裂神技,召得还不如他打得快,消耗比他大,而且阿修罗不怕被围;法破,成佛美啊,杀元素怪还回血回蓝,锄大地,全垒打,白虎阵啥的无敌还面伤,不过,法破个人觉得是天敌里威胁最小的一个;红眼,不是怕他杀宝宝,是根本就没机会召唤宝宝,对上高手红眼,你可能高级宝宝一个招不出来就被活活砍死了。街霸,请参照阿修罗,无耻的强奸,撒网,毒药炸弹;鬼泣,好吧。。。最好的队友也是最大的敌人,冰霜之萨亚无敌,瘟疫之罗刹无耻,死亡墓碑无奈,鬼影闪无视宝宝说不定连人一起闪了。。。 跑动的范围尽量围绕在魔界花的攻击范围之内,魔界花的地刺是很强的牵制,比如枪的TMS,剑枪的XXX等都很容易被花的一下地刺给中断。 散打:散打最大的威胁对于召唤来说无意义了,看到他上了霸体,直接给他解除掉,她敢没霸体旋风腿冲怪堆,肯定死得很难看。 物破,十字军:雪人牵制,并且雪人还带减速。跑得慢就要被欺负,对上物破切记把稻草人留来躲大回旋,或者倒地的同时立刻跑,倒地物破绝对会接全垒打的;十字军,随便打吧,被纯白封起身就稻草人走,他加无敌就给他解除掉,召唤打十字军还是蛮轻松的,十字军耗不过召唤的。 漫游:比红眼差一点点,注意手雷和空弹,哎。。。其实这是对上漫游的基本,格外小心空弹和滑铲。不被连上就不会疼,他加死亡左轮的话能解就解,多用雪人牵制。体操?有了宝宝体操敢进来就是找死,特别是自爆,follow me之后带宝宝无限追杀,敢靠来直接献祭炸死,不屈是很强大的。 机械:看谁炮灰多了,尽量解除掉机械的加攻BUFF。机械血少是最大的硬伤。 力法:捉迷藏,不被抓就好,解除掉力法的BUFF她也不敢乱来,算是好拖的职业。 元素:等看元素是哪个属性向了。。。。要是出了黑洞的话,召唤又要哭的。元素单发伤害是打不死的宝宝的,所以需要召唤去反抓他了,不靠近就OK,冰墙的CD很长,注意火冲,元素并不可怕。魔界花的位置扔好了,对付元素要轻松很多。
金克丝怎么玩?
符文如下:
致命一击可以换砍倒,看个人喜好
装备选择:然后补出火炮、轻语、水银等装备。
生存压力大海妖可以换成狂风。
技能加点:主q副w有r点r
打法对线利用好切换枪炮形态清线消耗,e技能跟上队友队友控制输出,对线主要打好发育。
出到海妖之后,伤害明显提升。飓风出到后配合征服者团战伤害来的特别快,防止被绕后,找到安全位置输出,只要打出被动团战就很轻松了。
枪手加点和技能搭配?
枪手特点
枪法精悍,善于利用枪械远距离攻击袭杀敌人,目前可以转职为大枪和漫影枪手,后续职业暂未开放。
他们是以枪械作为主要武器进行远程战斗的战士。虽然也有近距离的脚踢技能,但远距离进攻为他们选择的主要方式。对他们来说双臂的速度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尽量避免穿厚厚的护甲。机械枪类型的重火器是他们喜爱的重火器。
枪手技能
浮空弹:浮空技。
滑铲:体术技能,不限武器。看使用的时机,有可能将目标铲倒。
踏射:受身无效。
膝撞/膝袭:体术技能,击退效果,会因为负重影响到速度。施展时有霸体效果。
旋风脚/旋腿/回旋踢/回旋腿:体术技能,360度横扫身周。
枪手加点
⒈膝撞 LV.5 (作为BBQ的前置技能)
⒉浮空弹LV.1(刷图没必要用 自带一级足够)
⒊踏射LV.1(唯一可破霸体技能 且释放过程中处于无敌状态 近身防御用 1级足够 学多了没用)
⒋银弹LV.1(附带光属性攻击 1级足够)
⒌M-137 满(大枪主要伤害输出之一 且附带击退效果 压制能力很强)
⒍BBQ 满(释放过程处于无敌 且可以给予怪物极大伤害 单条BOSS和近身防御用 很实用的技能 必满)
⒎M3-喷火器LV.5(后期基本用不上 作为聚焦喷火器的前置技能)
枪手转职
枪手15级后便可选择转职为大枪、漫影枪手。
1、大枪:
枪炮师,真正的重型枪械专家。不论是反坦克炮、喷火器,还是激光、量子爆弹,甚至是卫星射线,都应用自如。超远距离打击是该角色最大的特点。就算近身缠斗,拥有很高防御能力的枪炮师也丝毫不会畏缩。
在同伙进行战斗时,枪炮师可以成为很好的帮手。因为使用制导武器,因此在隐蔽的地方也可以发射武器,在战斗中他们是非常受欢迎的职业。枪炮师可以使用激光炮,量子爆弹,坦克炮等重火器,他是破坏机械的最好职业。
2、漫影枪手:
漫游是以快速移动攻击而著称的快枪手。善于利用移动跑位找出敌人破绽,加上花式射击技巧,让漫游枪手成为不折不扣的拉风型职业。
艰苦坎坷的生存环境,让漫游枪手掌握了任何姿势、任何时刻都能射击敌人的独特射击技能,“乱射”“移动射击”。但不要认为漫游是以远距离攻击为主的角色,其优秀的体术能力足以抗衡格斗,鬼剑这类近身职业。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要说二战中发生过的不可思议的战争,绝对要数日军第15集团军向英印联军发起的英帕尔-柯希马战役。一看日军为了一座城竟派出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就知道此役的重要程度了,但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兵力是足够多了,但补给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15集团军司令牟田口廉也就前前后后贡献了一系列的“神操作”,造就了这场不可思议的战争。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日军看不起英军自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以后,他们就发现,英军比起中国军队弱了可不止一个档次,经常是日军一个穿插迂回,英军就乖乖投降了。
以至于在基本占领整个缅甸之后,日军就膨胀了,准备对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发起进攻。不得不说,英军在缅甸战场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所以会给日军留下这样的印象也不足为奇。
但日军还是低估了英军对印度的重视,这里可是有英国贵族们最喜爱的茶叶,就算是只为了这些茶叶,英军也不可能不管印度。而不管是英帕尔还是柯希马都是经缅甸进入印度的重要边境城市,所以英军还是比较重视的,为了抵抗日军从这里入侵印度,也为了将来能夺回缅甸,英军在这里不仅布置了重兵防守,还留下非常可观的物资,真正构建起了一条钢铁防线。
二战英军就算如此,日军可没有放过印度的想法,毕竟英军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不怎么样,只要日军集中优势兵力,攻下英帕尔和柯希马,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天高任鸟飞了。于是在1944年1月7日这天,一个代号为“乌”号的作战计划在日军中诞生了。
而负责这次行动的作战单位就是牟田口廉也的15集团军,本来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绝对是要筹备周密之后才会有所行动的,而且英帕尔、柯希马一带地理位置特殊,多山岭密林,对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是噩梦,也就意味着日军后勤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人家牟田口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英军简直弱得不像话,他曾对部下说:“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问题就解决了!”牟田口会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并不奇怪。英军在缅甸确实被如同猴子一般的日军打怕了,确实患上了“恐日症”。
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在英军看来,日军就是一群丛林里的猴子,根本不需要给养,非常善于包抄绕后,一旦被日军包围,他们的士兵往往就会神经紧张,最终导致一触即溃。
所以牟田口廉也根本就没打算在英帕尔、柯希马一带与英军消耗的打算,在他的计划中,要在4月29日天长节前(他们天皇的生日)攻占这两个地方,一来是为了避开雨季,而来也是个好兆头。
日本天长节成吉思汗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话说牟田口廉也自己自大不代表整个日军都陪他疯,还是有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15军参谋长小畑信良就曾对英帕尔一带的地形进行过勘察,他认为如果不做好后勤方面的准备,这次的作战计划根本不可能完成,之后小畑信良就被撤职了。
随后其他的一些日军军官也提出了相应的质疑,他们认为5月是缅甸的雨季,到时候大雨倾盆,缅甸的热带雨林到时候就变成了沼泽,别说卡车运输了,就连人都难以通行,若再遇到英军空军的袭扰,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面对如此多人的质疑,牟田口廉也就算再自大也不好意思抹那么多人的面子,但很快他就有了计划,并成功说服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
牟田口廉也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下这个牟田口廉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七七事变”中开第一炮挑起战争的那个家伙,作为日军少壮派的代表人物,他后来屡获晋升,成为了中将师团长,再后来又率部与友军在新加坡终迫使10万英属联军投降,成为了15集团军的司令官。所以面对英军基本没有败绩的牟田口廉也嚣张也能够理解。
好了,接着说牟田口想的办法,为了解决后勤的问题,他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成吉思汗,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时候都是随军带着牛羊一起的,他就想效仿成吉思汗,带着牛羊去进攻英帕尔,一来可以让牛羊,甚至是大象驮运物资,而来这些牛羊也可以宰杀来吃。
长见识了不得不说牟田口这算盘打得不错,也成功忽悠住了其他一些军官。但他忘了成吉思汗随军的牛羊那可都是蒙古人驯化过的,听话得不得了,做到令行禁止完全没有问题。可牟田口临时从缅甸征用的这些牛羊可就有意思了。
先是因为强征导致缅甸当地百姓怨声载道不说,行军过程中,别说让这些牛羊驮运物资了,能按照行军路线前进都是个问题,不少士兵不仅没有因为它们的存在减少负担,反而要四处驱赶这些乱走的家伙,耗费了不少精力。最后士兵们干脆把这些牛羊变成了自己的口粮,一下子负担就减轻了。可是这个时候战争都还没有开始。
牟田口的这番神操作在计划还没开始就夭折了,一时间沦为了参战各方的笑柄,但人家牟田口可不是一般人,根本就不气馁,牛羊不行我还有其他办法。
心疼这些大象以战养战这倒是日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打到哪就抢到哪,就地获取物资补给。英军在英帕尔可是放了不少物资的,战斗力又弱,这在牟田口看来完全就是为他准备的,也难怪他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但这次牟田口的算盘算是打错了,这次英军可是铁了心要守住他们的茶叶产地。而英军的指挥官也换成了威廉·约瑟夫·斯利姆。这个家伙与日军往日碰到的有些不一样,这个家伙非常善于琢磨自己的敌人,在对日军进行了一番研究后,他就认定了日军补给将是一个取胜的突破口。
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其实斯利姆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拖。把战争拖进消耗战日军就完了,但说来简单,英军的“恐日症”可没那么好解决。为此,斯利姆加强了对士兵的训练,给他们讲了许多中国战场的例子,告诉他们日军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像中国那样建立立体防线,日军“包饺子”的战术就很难奏效。
斯利姆在斯利姆的一番操作下,果然英军没有那么怕日军了。牟田口号称的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番佯攻后并没有奏效,英军并没有因此溃败。
恼羞成怒之下,牟田口于1944年3月7日对英帕尔和柯希马发起了全面进攻。柯希马位于英帕尔的北部,两地相互形成掎角之势,日军只要能攻占一处,基本就可以实现战略计划了。
但斯利姆确实从中国学到了不少对付日军的手段,他并没有与日军死磕,而是下令向核心阵地收缩,坚守。日军在战争初期靠着丛林作战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战果,甚至一度切断了英帕尔和柯希马之间的联系,对英帕尔形成了包围。
没东西吃我就啃手但他们想要看到英军投降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斯利姆依旧从容指挥部队坚守英帕尔。牟田口这下也没了办法,只能和斯利姆在英帕尔干耗着,这一耗可就苦了日军的士兵。
由于日军发动这场战争本来就没有做好准备,参战士兵仅仅带了维持三周的口粮,由于始终无法攻占英帕尔,他们的口粮一天比一天少,一开始每天每人还能分到6两粮食,后来一天1.5两,再后来15克,最后干脆直接断粮了,以战养战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绝境。
他们看上去好饿的样子再出“新招”断粮对于日军来说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毕竟缅甸这个地方大多是一些雨林地带,物产丰富,打打野味,吃吃野果也能勉强果腹。但坏也坏在雨林,里面各种蛇虫鼠蚁,搞得日军士兵苦不堪言,据统计有三万多日军士兵因此感染上了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
吃得都没有就更别说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了,这支参与代号为“乌”的作战计划的日军士兵大多因为这些疾病连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打仗了,非战斗减员比战斗造成的伤亡还要巨大,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要说这个时候牟田口廉也如果能及时止损,见好就收,赶快收拾收拾跑路,或许还能挽回点损失,他手下的军官也是这么建议的,但牟田口是谁,作为指挥官他可不会饿肚子,于是又一波的“神操作”来了。
“突突突”面对部下的建议,牟田口反而严令要在4月29日前攻下英帕尔,被他派去进攻柯希马的31师团,虽然最后攻下了柯希马,但两个半月来没有得到一粮一弹的补给,整个师团基本上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了。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牟田口依旧让31师团去担任进攻英帕尔的主力,甚至让自己的参谋长前去监军。31师师团长面对这种情况竟然作出了临阵抗命的决定,他要带着部队到有补给的地方去休整。
牟田口得知后大怒道:“因为没有食物就没办法战斗,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吗?‘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没有弹药更不能成为不战斗的正当理由,不是还有刺刀吗,没刺刀了不是还有拳头吗,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有一口牙齿吗?”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这逻辑恐怕也就当时的日军具备了,真的是没谁了。31师团的师团长根本就不管牟田口说什么,执意带着部队走了,这一走,负责进攻英帕尔的15师团反而陷入了有可能被合围的危地。就算如此,人家牟田口依旧不准备放弃进攻英帕尔。
6月10日,牟田口直接撤换了三个师团的师团长,勉强集中了两个师团的疲弱之兵再度对英帕尔发起了猛攻,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伤亡数字呈直线上升之势。
战至7月2日,牟田口才意识到英帕尔已经不是他们能攻下的了,于是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刚一下达,整个15集团军就如豁大赦一般,争先恐后地往后方溃逃。
但由于实在是太饿了,有的士兵走着走着就死掉了,本来日军素来有将死伤者带走,就算不能把人带走,至少也要把骨灰带走的传统。可当时根本就没人在意这些了,沿途全是日军的遗骸,场面甚至壮观。
场面靠脑补就很舒适痛打落水狗这事英军可不会错过,追着日军后面一阵猛打,天上还派出飞机对日军溃逃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好在当时由于雨季已经到来,对英军的追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然估计日军第15集团军免不了在英帕尔全军覆没。
最后,牟田口廉也领出去的10万大军伤亡、失踪5.5万余人,其中非战斗减员就在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也成为了日军陆军在二战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无疑就是牟田口廉也一系列的“神操作”。
打扫战场咯结语斯利姆因此一战成名,不仅让英军解除了“恐日症”,还在往后对日作战中屡立战功,收复整个缅甸,在1948年接替蒙哥马利成为英军总参谋长。不仅如此,就算到了现在,英帕尔-柯希马战役在英国都还被票选为“最伟大的战役”。因此,斯利姆真的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牟田口廉也。
军人都吃什么食物?
我们看看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都吃什么食物。作为世界公认最“出手阔绰”的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起初美军是带着轻视散步一样打到鸭绿江边的,随即被志愿军平推到三八线。志愿军之所以能打退美军,甚至在二次战役创造了几乎全歼两路联合国军的战役局面,靠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高无上的军人荣誉感,钢铁一样坚定的战斗意志,以及炉火纯青、至臻化境的步兵战术。假如,志愿军的武器和后勤补给能够再强一点,美军没准就被撵下海了。
美军的野战伙食一直是世界军队里最顶尖的。在伙食补给十分匮乏的志愿军来看,美军的战场伙食简直是钟鸣鼎食的奢华。然而美军并不满意,二战后的美国大裁军导致极为严重的部队缺编和未就绪状态,在战争爆发之际,美军并没有考虑过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财大气粗”的美军也第一次体会到补给不足的痛苦。
在战争初期,美军大量配发的战场食品主要分为A、B、C、K四种食品。这一分类并非创新,早在二战开始前就已经投入使用。美军通常将野战厨房使用新鲜食材制作的食品称为A型食品。一般来说,美军会在较为安全稳定的部署地点采购当地新鲜食材并制作成热食,配发给部队。然而,由于美军在战争初期的快速推进,极为恶劣的道路状况,异常寒冷的天气,裁军导致的运力缺乏,美军前线部队在早期没有机会部署大型固定式的食堂,士兵很难得到A型食品。
作为A型食品的补充,B型食品则由经过一定加工的罐头组成。这些罐头往往是半成品,例如汤料、果酱、碎牛肉、肉饼等等。虽然经过一定的烹调,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调味,风味较差,没有自己妈妈做的晚饭可口。美军往往会在野战厨房中将这些食材进行快速的二次加工(就是大锅煮),而后配发给部队。而在战争初期,由于当地民众对美军并不十分欢迎,半岛的农业水平也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很难供应足够美军需求安全可靠并且数量充足的面粉、肉类、新鲜蔬菜。美军不得不从日本的后勤基地大量采购蔬菜和肉类,进行简单加工后,封装为B型食品送到战场。在整个战争中,半成品的B型食品是美军二线部队和后方最主要的食品来源。
而C型食品则是日后MCI口粮的前身。C型食品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开发,当时主要分为不含肉类的B餐和含有肉类的M餐。C型食品的种类是比较丰富的,包括饼干、午餐肉、煮豌豆、脱水蔬菜、水果硬糖、咖啡粉和果汁。此外在大包装里面还有口香糖,5支香烟,火柴,针线盒和剃须刀片!对于美军中数量颇多的各种宗教信徒,美军使用素食口粮统一处理对于某些肉类由于宗教信仰无法食用的人群。然而,C型食品的主食设计很差劲,主要热量来源仅仅是巧克力和饼干,偶尔吃一次还凑合,天天吃显然无法满足一线士兵的需求,往往需要为士兵配发另外的口粮作为补充。
这是艾森豪威尔在视察前线,与美军第三步兵师第15步兵营B连的官兵在一起用餐,新闻报道说吃的是普通野战食品,实际上吃的是用新鲜食材由大食堂厨房加工成的热餐,也就是A型食品。实际上,在运动战期间,前线的士兵是吃不到A型食品的。
由于运力的缺乏和二战库存品过量,美军在战争初期往往都是使用二战期间生产的口粮。这些C型口粮生产日期较早,也没有补充后来多样的食物。餐谱较为单一,味道并不十分理想。为此,在大量一线美军的要求下,美国陆军军需部开始为所有一线部队配发X口粮。X口粮并非某种特殊的口粮,而是直接用来购买食品的资金,类似于现在美军自行采购部分装备。相比于标准化的口粮,自行采购的X口粮往往风味更好,也更加符合士兵的需求。但是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有着较大的缺陷。
美军第八集团军在面对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曾经广泛的采取X口粮配发方案,而在补给能力逐渐恢复后,依然采用了常见的标准化口粮。
随着战争的长期化,美军对于口粮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由于半岛战场上交火烈度较高,双方冲突极为惨烈,美军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为此,在战争中后期,美军陆军军需部改变了配发速溶咖啡和果珍粉的传统,为一线部队配发了相当数量的饮料罐头。相比于常见的果珍粉,饮料罐头不需要冲泡就能够饮用,但是运输成本提高了20倍以上。从1950年12月开始,陆军军需部要求每运输100份C型口粮就必须包含12份的水果饮料罐头,用来解决无法寻找水源时解渴的需求。虽然饮料罐头并不能作为日常消耗完全满足部队需求,但是往往士兵和连队会积攒大量的饮料罐头,用来应对不时之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还为前线供应了大量的可口可乐等饮料。1952年的夏天,在战场上,美军士兵们甚至还能到虎牌啤酒。这时候美军一度还为士兵供应免费的啤酒,后来因为美国国内舆论的反对而取消,此外还有诸多奢侈品的享受,飞机运送香烟和口香糖,每周可以享用冰淇淋等等。 而我们的志愿军的伙食供应则比较艰苦,有很多人知道志愿军最著名的食品是炒面,其实在战争初期,长津湖战役,那时候炒面还没大面积应用,战士们没法生火,就是直接吃生米。后来,志愿军进行入大范围的机动作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由于中国人日常饮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面食以馒头类为主,缺点是含水量太高,不适合储存,而且需要挖灶生火,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战场,志愿军做一顿热食很不容易。于是炒面诞生了。 炒面的成分为70%的小麦粉,30%的大豆粉,或者高梁面,玉米面等杂粮为原料。加一点食用油,炒熟,然后加食盐。
那时候全体志愿军官兵吃的都是炒面,每次作战在身上背着几个炒面袋子,能够维持大约一周的伙食,由于饮食太单调,志愿军患有夜盲症的比例很高,增加维生素的供应,甚至要靠煮松枝水。到了1952年转入坑道作战后,战线比较固定,志愿军的后期条件才大为改善。直到停战前,在1953年夏季攻势时,我们志愿军甚至把前线阵地吃上肉馅饺子,都当做后勤伙食保障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