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周杰伦英雄联盟,为什么出圈的只有王心凌?

游戏知识 admin 2023年05月22日 23:20 67 次浏览 0个评论

周杰伦英雄联盟,为什么出圈的只有王心凌?

炸了。时隔十多年后,仅差三个月就要步入四十岁的 " 甜心教主 " 王心凌,又火了。火到王心凌本人都主动站出来回应:

上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 3》正式开播。王心凌以自己的经典代表作《爱你》亮相初舞台,引起观众们的一大波回忆杀。看着她身穿百褶裙,再次以印象中甜美的样子站在台上,听着谁都能跟唱两句的 "Ho Baby 情话多说一点想我就多看一眼 " 歌词 ......那一刻,大家仿佛集体经历了一场 " 青春回溯 "。

而粉丝们也用实力证明,王心凌没有过气。短短两天,微博热搜就被王心凌一人包圆了。

QQ 音乐的排行榜,也被王心凌彻底屠榜。

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被一群号称 " 王心凌男孩 " 的中年男粉占据。

大家眼冒桃心的跟王心凌分屏合唱,用实力喊出了这群王心凌老粉丝们的心理活动——" 我们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

当然,也有钱了,可以大方地给童年偶像氪金了。正所谓:你一票,我一票,心凌八十还唱跳。

/ 01 .王心凌曾是很多人的一代青春记忆。17 岁时,正在台北华冈艺校读高三的王心凌,被前来学校选角的导演张作骥相中,在电视短剧《车正在追》中饰演 " 牛奶 " 一角,在圈里小露头角。同年,王心凌去面试了大声经纪公司,当场演唱了一首《离开我》后惊艳评委。大声公司当即把她签下,并向各大唱片公司举荐她。后来经过各方面评估后,日本的艾回唱片公司决定和王心凌签约,但必须去日本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舞蹈及发声课程训练。

为了事业,只有 17 岁的王心凌决定独自前往日本接受培训。那时,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的时间归她所有外 ,她剩下的所有时间都在上课。但如此辛苦的付出后,回报也格外喜人。最终王心凌达到了艾回唱片的各项要求,成为艾回唱片在台湾签约的第一个艺人。对于此,台湾艾回唱片总经理宫崎表示:"就像是日本艾回拥有滨崎步,台湾艾回终于拥有了同样的镇台之宝"。很快,王心凌推出了她的第一张专辑《Cyndi Begin》。

恰好她主演的《西街少年》也在此期间上映,带火了专辑中的《当你》,连剧带歌给王心凌打响了知名度。2004 年,王心凌的第二张专辑《爱你》紧跟而来。也正是这张专辑,给王心凌此后甜美可人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其中专辑里的主打歌《爱你》,获得了2005 年 HITO 流行音乐奖十大金曲奖,可见当时到底有多火。

同一年,王心凌又参演了台湾偶像剧《天国的嫁衣》,彻底爆红。这部剧一度打破偶像剧收视率,不仅从台湾火到内地,还给王心凌吸引了大波粉丝, 并将她的 " 甜美风 " 彻底定性。后来的专辑《honey》和单曲《睫毛弯弯》,电视剧《微笑 PASTA》将她推到巅峰之位," 甜心教主 " 的称号也被喊得响亮。

那个时代,的的确确是属于她的。可惜,情之一字,最伤人。/ 02 .1982 年 9 月 5 日,王心凌出生于台湾新竹一个普通家庭。因为父亲是一名职业军人,所以王心凌小时候基本都由母亲一个人独自照顾。在弟弟出生后,家里的情况变得更加贫寒,甚至有时候要一家人拼一份盒饭吃。

祸不单行的是,父亲和母亲离婚了。王心凌和弟弟一起归母亲照顾,如此重压之下,王心凌的母亲患上了郁抑症,而王心凌就成了那个发泄对象,有时甚至会拿鞭子抽打王心凌。不过也或许是这种成长环境,让王心凌从小就懂得坚强、独立的含义。

但有时候,越早懂事的孩子,越希望有人爱。就像越甜的人,总有不为人知的苦。这或许也是她一次又一次遭遇渣男的原因。和很多人一样,王心凌的初恋在校园时代。十五岁时,王心凌在华冈艺校认识了一个名叫欧定兴的男孩。欧定兴长得很帅气,哪怕依照现在的审美看,他给人的感觉都是阳光型男。

王心凌第一次谈恋爱,对欧定兴有着年少的欢喜,还有着一腔纯情。但就像张无忌母亲告诫张无忌 "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不能相信 " 一样,有时候太相信帅气的男人,也会栽跟头。欧定兴和她谈了 2 个月后,就开始移情别恋,等到王心凌发现时,欧定兴已经在劈腿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很伤心的王心凌决定 " 封心锁爱 ",除非下一个男孩真的值得让她心动。很快,2000 年,17 岁的王心凌在拍摄电视短剧《车正在追》时,与 19 岁的男演员范植伟相识。

那会范植伟是当红电视小生,虽然被王家卫评为 "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 是几年后的事,但他的地位与还在上高中的王心凌要高的高。两人刚恋爱时,的的确确甜得要命。

但随着王心凌的正式出道和爆红,公司不再让王心凌公开场合谈论这场恋情。可范植伟却不以为然,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两人的恋爱细节,甚至包括两人激吻等私密事件。

两人拍拖五年,范植伟频频传出劈腿新欢的消息,最终,两人以分手告终。可谁知 2009 年,范植伟竟主动曝光了一张两人恋爱时颇为私密的一张照片,也就是极为轰动的 " 合照门 ",即便此时两人已经分手了八辈子。

范植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曝光这张照片,是因为曾被称为 " 梁朝伟接班人 " 的自己已经糊穿地心,想借着新专辑重新回归,奈何 " 流量 " 低迷,无人问津。这时他想起了彼时寂寂无名此时爆红的前女友,王心凌。曝光两人的私密信息,让大家注意到自己,这大概就是范植伟当时的脑回路。但真等到媒体采访上门的时候,范植伟已经放不开这颗大树。他大谈自己对王心凌有多嫌弃,说自己曾对她动过手。甚至说他和王心凌在一起的时候她已经不是 " 处女 ",有些失望。

一言惊起万丈波澜,很多粉丝都站出来说,不敢相信这个靠甜美和纯情形象立足的女孩,17 岁时就没有了 " 第一次 "。此时初恋男友欧定兴也开始过来凑媒体话筒,称自己跟王心凌交往时,他没有碰过王心凌一次,不知道她的初夜给了谁。

两位渣男前男友的荡妇羞辱,将王心凌推向了深渊。她不断地澄清、道歉,但事业还是很大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再不及从前。等到她和姚元浩恋爱分手后,事业也彻底跌入谷底。王心凌和姚元浩的恋情曝光来自一张沙滩照。

本来无伤大雅的一张照片,在 " 王心凌是第三者 " 的说法出现后,开始变得格外烫手。当时姚元浩的前女友是隋棠,两人分手后并没有官宣。姚元浩无缝衔接了王心凌,而隋棠则认为王心凌插足了她和姚元浩的感情。

一场轰轰烈烈的三角恋,几乎毁掉了王心凌重新起航的所有勇气。她不得不再次一遍遍地解释、道歉 ......

可渣男下手太狠,分手后,竟然曝光了她的私密照,虽然姚元浩拒不承认是自己泄露的,但除了他也再无旁人能拍到那张照片。最终,王心凌因为事业、感情、转型风格等多件事交杂在一起,竟然再也没 " 起来 "。恍惚十年已过,不断有人问,王心凌去哪了?可王心凌一直都在,只不过她清楚,那个曾经属于她的时代过去了。直到最近,她再次翻红。/ 03 .在《浪姐 3》的采访里,王心凌曾提到甜美是她的底色,是大家认识她的方式。后来,导演追问道:" 那你能接受 " 甜美 " 的标签跟你一辈子吗?"她说:" 如果我八十岁还在拄着拐杖(唱跳),还可以被叫甜心奶奶,那也不错。"

这不是王心凌第一次提到 " 甜心奶奶 " 的问题。很多年前,也有人问她——难道你要一辈子在台上做一个甜甜的女孩,一辈子唱唱跳跳吗?她给出了相同的回答:甜美不应该是我的包袱,而应该是我的特色。

是啊,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还有人找到了兴趣,却不断地模仿与复制他人的风格,试图在千千万万种风格中,找到属于自己适合的那一种。我们在不断地给自己定位,不断给自己划定区间,只为一个安稳,一个准确的 title。而当一个人早就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并作出一番成就时,旁人却指责她不思改变,按住 " 甜美 " 不放,可这不正是另一种嫉妒与双标吗?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撒手,本身就是一种坚持与选择。还有无数人认为,甜美也好,甜心也罢,都是外界给与王心凌的一个标签。真正的王心凌,或许是苦涩的,甚至不纯情的。但又能如何呢?因为有人爱的就是王心凌传达出的感觉,那种甜蜜的,如盛夏蜜桃般的粉色爱意。还有人爱的,是她所代表的青春与回忆。无论如何,她又红了,重生了。

周杰伦英雄联盟,为什么出圈的只有王心凌?

IG为王思聪提交职业选手申请?

LPL赛区,即将迎来一名重磅选手,已确认王思聪将(ID:IG.WXZ)加入LPL夏季赛。

首秀将于8月19日,IG : VG ,王思聪申请加入战场。

于是网友炸锅了,纷纷表示这是在乱来,王思聪的加入是不是对LPL赛区规则的践踏?

但其实,王思聪是按照新手流程申请,而且LPL官方也同意了,所以说王思聪是一名正规选手。

王思聪通过了LPL官方的注册流程,而且连队服都已经确定了。

哈哈,既然官方也已经同意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有网友就开始皮了,纷纷调侃王思聪。

网友A: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网友B:四个辅助一个c,极限四保一

网友C:呵!人民币玩家

哎,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VG在挨揍,VG是真的惨,下路对线王思聪不知道压力会不会特别大。接下来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人民币玩家与非人民币玩家之间的区别。王思聪一上场,IG整体战术即将改变。

大家对于王思聪参赛的目的,都有一个明确的想法,那就是圆梦。其实王思聪最真实的想法,不是圆梦,而是....

哈哈哈,溜了溜了。

如何评价周杰伦的英雄联盟主题曲英雄?

周杰伦写的是游戏,是英雄联盟

而 s7 的总决赛歌曲legends never die 则是写的传奇,写的是一种信仰

所以这就是火箭少女写不来歌,还会被召唤师喷的原因

一个是歌曲,一个是信仰。这就是差距

五大赛区不败战队仅剩JT?

【游戏小白技术宅】为您深度解析:在IG战队战胜FPX战队之后,原先有FPX保持的LPL不败金身也被打破。

纵观英雄联盟五大赛区,仅剩下台湾赛区 周杰伦旗下的J Team战队,以九胜零负的战绩保持全胜,有意思的是韩国LCK赛场的飞机队,截至目前0胜12负,可谓是五大赛区最惨战队。

周杰伦旗下JT战队,不败金身,领跑LMS赛区

想必只要是90后,应该没有一个不认识周董的,而周杰伦也是LOL的明星召唤师,投资组建了LMS的J Team战队。

J Team战队最近也是风头正盛,以9胜0负的战绩领跑整个LMS赛区,其后紧随的是老牌强队AHQ。令人唏嘘的是,当年的抗韩奇侠“闪电狼”战队,已经沦落到第七,2胜7负告别S9总决赛的争夺。

当然,这也是因为闪电狼战队的核心队员都被挖到LPL赛区,比如RNG战队的打野卡萨,以及SN战队的中单和辅助,都是以前闪电狼战队的核心主力。

韩国LCK赛区惊现“光头”战队,0胜12负垫底五大赛区

在五大赛区中,最为令人惊讶的是LCK赛区的飞机队,鏖战12场,以全败告终,是五大赛区中位移的一个被剃光头的战队,也不知道下个赛季这个队伍是不是会解散。

另外,Faker所在的SKT战队也不容乐观,仅仅排在第七名,只能说Faker的总决赛之路,还遥遥无期。

LPL赛区群雄逐鹿,难分伯仲

在我们LPL赛区,目前看来还没有能统治整个赛区的超级战队,前四名战队实力相差不大,第一名FPX也仅仅领先后几名一个胜场,其后紧跟着的RNG以及IG等战队,同样拥有争夺冠军的资本和实力,谁能最终夺得夏季赛冠军,这个悬念会一直存在,直到最终揭晓的那一刻。

小白以为

周董的JTeam战队,虽然目前统治台湾LMS赛区,但是由于LMS赛区的实力下滑严重,并不能证明该战队实力有多强。

反观LPL赛区,群雄并起,四大战队实力相差无多,在之后的比赛中,反而能让玩家产生更多的期待。

随着夏季赛的赛程过半,不久之后就是今年的S系列赛,到时候到底是LPL的卫冕还是LCK的复仇,又或者是欧美的快乐艺术,最终统治世界?这一切都还未可知,就让我们一同去期待吧!

那么大家认为今年LPL赛区那个战队最有希望代表LPL,出征S9呢?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谢谢大家!

-END-

点击上方关注【游戏小白技术宅】:8年英雄联盟资深玩家,为你深度解析LOL问题,助你上分如饮水!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同学想打电竞职业怎么劝他?

高二因为游戏休过学,后来这些年在多款游戏内达到前10%的水准,算是老骨灰了,给一个过来人的建议吧: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学一年去追求电竞。

以职业竞技为目标去体会电竞行业的真实面貌,认清电竞并不是一条捷径,认清“玩着游戏就能名利双收”背后的陷阱与代价。

如果一年时间内能获取进俱乐部的资格,同时能接受这种把游戏当工作的生活,仍然对电竞梦充满热情,那就可以继续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竞跟娱乐行业都只会逐渐上升,有职业水平的人仅要求活得滋润是不难的。万一他是个冠军胚子,也不至于被埋没,毕竟电竞冠军也越来越值钱,在新生代里也越来越有影响力。

如果自己放弃了,一年的时间也只当复读了,弟弟会更加理智地看待学业作为人生基础的重要性,也会开始对游戏产生抗体。一个人拥有主观自律与学习兴趣很重要,否则大概率会一直浑浑噩噩,书也没读好,游戏也没玩好,两件事都后悔。

本人亲历的故事可以作为参考:

我从小喜欢打游戏,从小霸王到街机到网吧,因为平时家教严,学习压力大,所以玩游戏的机会特别少,对游戏就特别有渴望。不过小学初中家里管得严,只能周末假期玩一玩,所以成绩一直是第一名。

高一的时候,我是重点高中的年级第三,那时候接触了魔兽争霸,一发不可收拾。由于离家较远租房住没人管,所以经常出去通宵,白天不是睡觉就是思考游戏怎么玩,还要谈恋爱、看小说、混学校,成绩下降得厉害,但是我自己没觉得难过,因为从小在学习上受到的称赞和羡慕已经够多了,那时候觉得在玩乐上证明自己更显牛逼,再说这些本来就比读书要舒服嘛。

等到高二上学期读完,成绩已经掉到了年级600多(2000多人的学校),完全靠着以前的扎实底子得的分。我自己之前还比较乐观自信,觉得玩一玩,再花两三个学期努力也能考个名牌,这时候也有点慌了,家长也追问起来了,所以下学期决心戒游戏,但是还是定力不够,老想着游戏里的精彩世界和朋友,想着怎样才能玩得更厉害。我是个学习态度很诚实的人,不爱装模作样,读书就会认真读书,如果效率低的话我就读不下去。因此我做了一个当时很大胆的决定,就是休学一年去尝试职业,如果我能拿个大赛奖牌,我就走职业道路,否则我就安心回来读书。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做了这样的决定,也感激父母的支持,等到我回到家里整天面对着电脑时,才发现其实以夺冠为目标去练习游戏,根本就没有平时偷偷跑出去虐虐同学和网上的菜鸡的那种快乐。电竞训练到最后,根本不像是读书那样拼学习方法跟静心深思,而是同体育训练一样,练的是眼、手、脑甚至耳朵的熟练度和反应能力。所谓的智商需求,也不过是简单的信息记忆和博弈计算而已,但是这些虽然没有很复杂的知识,却有很大的工作量,并且很要求反应和速度,我当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在VS一房难逢敌手了,但是出去打了一下线下比赛,发现跟那些明星选手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没拿到名次。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训练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花怎样的代价才能站上巅峰,但是那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有热情了,因为这个东西对我来讲已经不再神秘,热情退却以后,我要计算它的得失。

首先当时的电竞行业才刚刚起步,即使是冠军如SKY,当时也很难说能靠这个长期养活自己,注意,只是养活自己而已。我已经玩过很多游戏了,我知道游戏怎样才能玩好,也知道它背后的代价——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的只是价值非常短暂的经验和熟练度,游戏对大脑的锻炼确实存在,但是也很片面。每个游戏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甚至一个游戏的版本更迭都会让很多努力白费;而喜欢玩游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能玩好的都是聪明人,大家又有着同样的废寝忘食的热情,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我几乎要付出所有努力去站上巅峰,然后每次游戏更新后,我又要重新开始。即便如此,即使我真的成为了一个电竞冠军又能怎么样呢?我儿时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或者大商人,而即使成为了电竞冠军,我也不知道科研怎么做,也不知道经济如何运作,还是只能脑袋空空地成为资本的工具,享受一下普通玩家的崇拜而已。我就算赚到钱了,也不知道怎样去经营它,而如果一辈子都靠电竞吃饭,我终究会丧失对游戏的热情。

回头看看,如果我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现实的基础知识和规律,我的这些努力不仅不会白费,它们还会更全面地锻炼我的头脑,这些知识长期有效,我在学习上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于是我想清楚了,内心也就没有杂念了。休学4个多月后,我重新拿起书本,开始自学追赶课程。然后重新读了一遍高二,高考上了985,后来又考上了更好学校的研究生,目前对生活还算满意。

我觉得我学生时代最有收获的一年,就是休学追求电竞的那一年。因为它让我戒除掉了从童年起最大的心瘾,让我能正确地看待游戏,也让我认真思考了人生,重新爱上了学习。后面的时间,还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当时下了不少功夫训练自律、摸索学习方法,至今受益)。如果没有这一次尝试和修整,我之后的学习之路,一定会经常因为这种求之不得而屡屡骚动,沉迷其中。

在高中,大家的心智日益成熟,喘不过气的学习与精彩纷呈的世界之间有着巨大的矛盾,很多人都曾经怀疑过人生,却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想想——读书到底有多高的价值?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思考?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大多是错的?怎样才能让自己心无杂念、坚持自律?

这些矛盾与疑惑,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寻找答案,然而大家被名为成功的浪潮裹挟,一刻也不能停歇,一边精疲力竭,一边寻求慰藉,最后稀里糊涂地看着青春完结。疲惫的时候,可以试试勇敢地退出人潮,在岸上歇歇脚,用哲思洗涤自己的灵魂,用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轻装上路,勇往直前。这个时间,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几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入职、婚姻都远未到达终点,只有走对方向、快乐生活、高效工作、长期进步,才能笑到最后。

说来惭愧,我的目标就是40岁之前能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基本满意,之后如果我还是想玩游戏,或者追求艺术,我可以无忧无虑、充满自信地去追求。毕竟人生的基础能力,越早具备越好,这样才能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力,而游戏什么时候玩都不迟,还会越来越好玩!

过早休学去追求某个职业的做法,毕竟是一个偏方。即使我自己觉得年轻的时候走点弯路、受点挫折挺好的,但还是不想造成可能的误导。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走上了另一条路,就容易被习惯和惰性推着走,环境不同,心态和目标也会不同,最后走得太远难以回头。我个人喜欢思考和反省,并且常常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可以果断追求、勇于放弃。不仅是游戏上,在学习上、工作上,我都喜欢多做尝试,自己判断价值。可能我这种人喜欢体验和折腾自己,但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这样、都愿意这样,所以我想强调一下:

这个建议是针对特殊对象(已经完全无心学习,对电竞有着极大的热情),并且有严格的使用条件(要以冠军为目标,最少也要以俱乐部工资为目标)。否则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阅历与锻炼,而会成为逃避学习、沉迷玩乐的借口。

走电竞道路成为冠军,和成为体育明星、娱乐明星是相似的道理,都是凭借着青春的资本和拼劲,获取特殊的成绩,趁早出名。成名后,虽然有些人因为知识不够、人格不健全,最后越混越平庸,但是也有不少人在职业生涯中或者退役后重新拿起书本。比如邓亚萍、姚明、还有刚刚去世的科比(R.I.P.)。娱乐明星和电竞明星退役后去读书的例子,去搜索一下也有很多。

因此,在竞技领域争夺冠军的人,肯定能有收获,而且他们遇到的磨练一定会提醒他们要补充哪些基础知识。早点成名,获取巨额财富,然后再去补充能力,对于有天赋、有资源、够努力的人来说,当然会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好的动力,竞争是最好的锻炼。但是绝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些条件,也没有给自己设定够高的目标长久坚持,最后过得真的不如普通人。不管是读书还是竞技,最终都是与人相比,要想优秀就必须压榨自己,压榨自己都会很难坚持,会经常产生自我怀疑。但是读书的人,在产生怀疑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得到鼓励,而且读书的下限并不低;而不读书的人,不仅不容易得到鼓励,还会受到质疑,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效率可能很低。俗话说穷文富武,穷读书富学艺,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需要警惕一种可能,就是一开始雄心壮志,后来苟且偷生。因为目前的游戏行业,有许多搬砖型、服务型的工作,如代练、打金、陪玩、直播等,养活一个人并不难,但这与打工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披着游戏的外衣并且没有干体力活而已。我不否认这些工作如果追求卓越依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这些稀有的成功后面,隐藏了青春、外貌、资金、人脉,还有远超常人的劳动这些条件。在任何领域去克服困难,追求卓越,一定都会有收获,也是值得尊敬的,但是如果你把同样的资源与劳动投入到别的领域,能收获的也许多很多。最危险的不是你没有工作,而是在一份混日子的工作里丧失了理想。这一整篇文章,都不是在把电竞跟普通的工作比,而是在讨论同样的智力、精力、热情、努力之下,我们可能取得的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大的成功,也就是说,要正确地估算机会成本。

不可否认,游戏拥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性与娱乐性,它能带给我们无穷的热情与快乐。假如你的人生目标就是平凡与快乐,那也是极好的,那游戏行业的发达对你来说是一件幸事,至少比打一份没有热情的工要好,更比失业和不工作要好,因为它能促使你开动脑筋、自觉劳动。但是当你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进入了更好的环境,接触了更多的人才以后,也许你对快乐和自身价值又有了不同的理解,这时候,游戏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就从收益变成了成本,为了它,你放弃了登高望远的机会,你可能都不会意识到,在同样的努力之下,你为它放弃了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几千倍的收获。如果你真的想靠游戏来激发自己的劳动与创造热情,更建议你去尝试成为游戏行业的开发者、运营者以及相关商业活动的参与者。再优秀的玩家也只是玩家,成为创作者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如何看待一些名人也开始玩游戏?比如周董打LOL,JJ打DOTA2,特别是后者,曾经一度表现得很狂热。但是要知道他们都是成名以后才出来玩票,周董看起来就只是接了个代言而已,而林俊杰表示:

“对我来说电玩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力,前几年在音乐的创作当中,很多的灵感也是来自于电玩。今天能够用音乐向我最喜欢的电玩之一致敬,用音乐鼓励所有的玩家们,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双梦想成真。”(2016 DOTA2特级锦标赛)

“如果一个打电动的小屁孩只会打电动,那他永远只是一个打电动的小屁孩”(2016金曲讲座)

至于我,依然一直爱着游戏,看见好的游戏还是会买来收藏。但是玩得越来越菜,成就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我会把它当成小说、音乐、美术、动画、编程、心理学等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来欣赏,作为想象的翅膀和灵感的源泉。

转载自: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