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称号任务,东航Mu5735飞机垂直坠毁燃起大火?
东航Mu5735飞机垂直坠毁燃起大火,黑匣子还有可能会被找到吗?救援单位迅速救援,飞机坠毁引起的大火被迅速的扑灭。
在3月21日,东航Mu5735飞机在13时15分左右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起飞。在14时20分左右,客机正在29100英尺的高空巡航,空速457节,数据非常正常。但在此之后,飞机迅速失去高度,在3分钟内下降约20000英尺。
3月22日,记者在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故救援现场报道。救援现场临时指挥部已经马上搭建好,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由于飞机坠毁现场在山林间,针对黑匣子的搜寻主要还是依靠无人机以及人力进行搜寻,这也增加了黑匣子搜寻的难度。
MU5735客机坠毁于山坳间,据救援人员表示,赶到现场时满地都是飞机的残骸,山谷间也被撞击出了深坑。
虽然飞机坠毁已经成为事实,带来了不幸,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努力的尽力开展救援工作,希望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希望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还能生还,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够找到黑匣子,去了解到飞机失事的真实原因。
飞机黑匣子是电子飞行记录仪的俗称,20世纪80年代末期,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研发基于固态存储技术的黑匣子,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极大提高了黑匣子的强度,坠毁保护性能也得到了提高。目前,黑匣子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事故之后去查明事故缘由最科学、最有效的阶段。黑匣子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及最直接的证据。虽然叫黑匣子,其实它的颜色却不是黑的,这只是约定俗成的一个俗名。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黑匣子式的仪器。为了方便,业内人士都叫它黑匣子,传到社会上,公众也只知道飞机上有个黑匣子。飞行记录仪(Flight Recorder),是用来航空事故调查、维修及飞行试验用途的重要设备。由于它记录的数据需要专业的下载设备和专业的软件才能解析,其中的数据非常关键且神秘;同时一般空难现场的飞行记录仪都会经过火烧变成黑色的。因此,它才被称为黑匣子,还有一种说法是早期的飞行记录仪是装在黑色金属盒子里的,所以才叫做黑匣子。东航MU5735飞机失事,垂直坠毁时间不超过3分钟,从飞行轨迹来看非常反常,而且视频画面显示,飞机最后的姿态是垂直下落,正常来说如果飞机只是失去动力,依靠着惯性也会向前飞一段时间,而且飞行员还能控制的话,飞机可以滑翔,高度慢慢降低,甚至有迫降的可能。此次飞行事故引发很多人猜测事故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只有黑匣子记录下来了。因此,找到黑匣子至关重要,只有找到它,才能找到东航MU5735失事的真正原因。我们为何想找到黑匣子呢,希望能给飞机失事这个事情,找到真正的发生原因,然后希望专家组再根据这些原因,去改进飞机或者飞行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因为飞机的失事现场是在山林间,针对黑匣子的搜寻,后续主要是依靠无人机以及人力去搜寻,这也会给搜寻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不一定能找到黑匣子,而且找到黑匣子未必,黑匣子未必还完,但是相关救援部门正在积极的快速展开工作,希望能有所收获。为在东航Mu5735飞机上所有乘客以及机组人员祈祷,希望他们还能够生还,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奇迹。强基计划是什么?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同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意见》要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强基计划”有哪些要点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01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俗点来说,强基计划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02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03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04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后,高校如何培养?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05强基计划试点院校范围有哪些?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06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07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试点经验,充分借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与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明确解释,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计划有五个方面的区别: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08强基计划报考流程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4月考生网上报名。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
明朝末年,天启大爆炸,两万余人遇害,死伤者不论男女,尽皆裸体。
1954年,长江突然断流2小时,江水离奇消失,莫不是蛟龙在渡劫?
1921年,北京西城挖出8具史前巨人遗骸,骨骼高达3米。
中华上千五千年,作为华夏儿女,我国历史上的这些神秘事件,你真的了解吗?
神秘事件一:天启大爆炸天启六年,也就是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北京城迎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个翻滚的大火球直冲云霄,接近着便涌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一时间,天地震动,霹雳声不绝于耳,无数栋房屋被巨大的气浪掀翻,方圆十公里的建筑尽数化为齑粉,至少五分之一的北京城被夷为平地。
王恭厂旁边有20多棵参天大树,爆炸发生时,大树被翻了一个跟头,树梢朝下,树根朝上。
石驸马街上有一尊重达5000斤的石狮子,爆炸发生时,石狮子凌空飞起,一直飞到了顺承门外。
《明季北略》是这样记载的:
忽有声如吼,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事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爆炸发生之后,长安街上下起了一阵“暴雨”,从天而降的不是水滴,而是被爆炸席卷到天空的砖瓦泥石,还有人和畜牧的遗骸,场面极其惨烈。
明朝报纸《天变邸抄》是这样记载的:
在长安街一带,不时从空中坠下人头,或眉毛、鼻子,或额头,纷纷扬扬;而德胜门外,坠落的人臂人腿更是多不胜数,伴随着木头、石块、家禽等,像天雨一样落下来,景象惨不忍睹。事后调查发现,这次爆炸的直径达到了1.5公里,受灾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2万余人当场殒命,伤者不计其数。
爆炸的地点发生在王恭厂火药库,这是明朝皇家专用的军工厂,专门生产各种火器,这样的地方发生爆炸,合情合理,可是,这次爆炸却有2个无法解释的谜团。
谜团一:爆炸威力
现代专家估算之后发现,此次爆炸的威力约等于1-2万吨当量的炸药,丝毫不弱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难道说,我国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研发出原子弹了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当年王恭厂火药库里面仅有1千吨火药而已,即便是全部引爆,也不可能拥有如此威力。
谜团二:死伤者均为裸体
爆炸时间在上午9点左右,勤劳的古人都已经开始劳作了,满大街都是做生意的人,所以,不存在所有人都在睡觉的可能,但是,爆炸发生之后,不论男女,死伤者皆为裸体,身上的衣服全都没了。
《明宫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凡死者肢体多不全,死者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关于爆炸的威力,还能勉强解释一番,可能是记载错误,火药库里面存放的火药不是一千吨,而是一万吨,所以才造成了如此威力的爆炸,可是,爆炸发生之后,死伤者为何皆尽裸体呢?
关于天启大爆炸,各路专家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可最终也没能给出一个确实的答案,至今为止,天启大爆炸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神秘事件二:长江断流1954年,江苏泰兴,居住在长江附近的人们,正在跟往常一样劳作,男人在江面上捕鱼,女人在江水边洗衣服,他们相互聊天,她们互相打趣,以此来缓解劳作的疲劳。
“水位在往下降!”
平静被一声呼喊打破,江面上的渔民发现,江水正在疯狂下降,江底的土壤好像突然变成了一块海绵,要把所有的江水都吸进去一样。
江面洗衣服的女人也发现了异常,原本触手可及的江水,突然跑到了2米开外,而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往江中心退去,她们怔怔的望着江面,一时间竟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时最慌的还是江面上的渔民,渔船随着水位的下降而下降,渔民们想走也走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渔船不断下降,很快,江水彻底消失,渔船搁浅在了河床上,一同搁浅的还有鱼虾螃蟹和乌龟,没有了水,鱼虾开始拼命挣扎。
渔民想要去捡,可他们已经被消失的江水吓住了,此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根本不敢下船,生怕河床像吞噬江水一样把自己也吞噬掉,又担心江水突然出现把自己淹没。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2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江水突然出现,又恢复了往日滔滔不绝的模样,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一样。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蛟龙在渡劫,渡劫前吸走了长江水,渡劫之后又吐出了长江水,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科学的解释也有,有人说江底发生了地震,出现了巨大裂缝吸走了长江水,可是,吸走的长江水为什么会在2个小时之后恢复呢?
还有人说是地下暗河导致的长江断流,因为长江水在下降和上升之前,都曾发出过巨大的声响,很有可能是地下暗河吸走了长江水又吐了出来。
总之,关于长江断流的猜想有很多,但最终也没有一个定论,所以,长江断流事件依旧是未解之谜。
神秘事件三:巨人遗骸1921年,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城挖出了8具史前巨人遗骸,骨骼高达3米。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有生长极限的,正常人类的身高都在150-200厘米之间,身高能超过2米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基因问题。
现代人类的平均身高远远超过古代,因为现代人类的营养摄入足,还学会了喝牛奶,而古代人往往因为营养缺失而很难长得太高,可是,北京西城挖出来的巨人骸骨,身高却达到了3米,这不禁让人怀疑,这真是人类的骨骼吗?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这应该是史前巨人,基因与我们不同,还有人觉得,这根本不是人类的骸骨,而是史前巨猿的骸骨,类似于电影里面的金刚。
总之,关于这件事情,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也属于未解之谜。
以上3条,便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神秘的事件了,对于这些事件,您是否有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哟!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非常不错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这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部长篇悬疑推理小说。大部分读者在看完后都超市这是一部值得重复品读的佳作。
这里不仅售卖杂货,还提供烦恼咨询,无论你挣扎犹豫,还是绝望痛苦,欢迎来信!上面是封面话。我不准备在这里剧透,只能说这是一部没有华丽的措辞,用词朴实无华,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从对话中故事平衡发展,一切都非常的自然。三个小偷,一个神奇的荒废杂货店,一个传说中的老人,和几个有烦恼的小人物。以三个小偷无意中进入一个破旧的杂货店为牵引点,把几个看似不相干的故事微妙的放在了同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奇妙的时间里发生的每个故事都非常平凡,又非常暖心。
《解忧杂货店》也有翻拍成电影,日本拍过一部,我们国家也拍过一部,我们的没看过,听说了演员后就觉得和我认识的书中人物差异太大了,日本的只看了开头前三分钟,三个“小偷”出现的时候就果断退出来了,“小偷”太年轻了。
这两天在《阿甘正传》,电影早都看过了,但是书还是头一次看,看书感觉比电影要好看很多,故事情景更丰富很多。这本书曾获得六项奥斯卡大奖,七项奥斯卡提名,两座金球奖奖杯,累计上百项电影界奖项。看了书之后才知道汤姆·克鲁斯的演技是多么牛逼。人物演绎的跟原著的吻合度真得找不出第二个,难怪再没有见过翻拍的出现。
类似于《凡人修仙传》的仙侠小说我以前看过几本挺不错的,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
1:《大主宰》,天蚕土豆作品,已完结,496万字。“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雄逐鹿,来自下位面的佼佼者,演绎令人向往的传奇,在无尽世界追求主宰之路。
2:《斗破苍穹》,作者天蚕土豆,已完结,听说过斗气大陆吗?没有华丽的魔法,只属于斗气的世界。
3:《完美世界》,作者辰东,又称《遮天前传》,657.56万字。从大荒走出的少年,在万族林立,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沉沉浮浮。这是一个粒尘可填海,折草可斩日月,弹指间天翻地覆的强者无数的世界。
4:《遮天》,辰东作品。冰冷黑暗的宇宙深处,九具彭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恒古长存。不知道这是回到了上古,还是到了宇宙的边缘?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神秘无尽,无比浩大的仙侠世界。
戴笠死后军统局改名保密局?
1945年8月15日午时,由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投降录音向全世界播放,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只不过,他在这份诏书中不仅没有提到“投降”二字,而且没有进行任何的忏悔。引用其中部分内容: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现状,欲采取非常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至此,中国人民经历的十四年抗战终于结束,我们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正当国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际,军统头子戴笠却忧心忡忡。原来,这个特务组织因为树大招风和权势滔天,已经引起了众多猜忌。
蒋某为了塑造“民主”和“开明”的形象,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司法和外交等方面进行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表面文章”。对于臭名昭著和民怨极大的军统,自然需要进行整顿甚至是裁撤,否则方方面面都无法交代。
1946年2月,尽管蒋某处心积虑准备内战,但还是成立了一个临时小组专门研究军统的整改和裁撤。其中,钱大钧曾是委员长侍从室主任,与戴笠存有芥蒂;宣铁吾是黄埔一期生,与戴笠的关系长期势同水火;唐纵从复兴社起就是戴笠的死敌,两人在很多方面都针锋相对;只有胡宗南,多年来一直都与戴笠交好并且互为依托。
对于钱大钧、宣铁吾、唐纵和戴笠之间的矛盾,蒋某是心知肚明的;而对于胡宗南和戴笠的私交,他同样心如明镜。问题来了,既然决心裁撤军统,为何在安排反对者的同时,又安排胡宗南这个支持者加入其中?
原来,蒋某深知军统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色,情报、刺杀、策反和破坏都屡建奇功。因此,他不希望留下鸟尽弓藏的骂名,还希望通过胡宗南探知戴笠的详情,尽量不要撕破脸面。
作为军统的“老板”,戴笠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独立王国被撤销,甚至是削弱都不行。于是,他并不配合这个“临时小组”,以督办肃奸案为由离开重庆前往华北和东北,显得“很忙很辛苦”。
临时小组眼见戴笠并不配合自己,索性不断发电要求他火速回渝,甚至还向蒋某人告状。于是,委员长侍从室只得出面干预,去电询问滞留北平迟迟不归的真实意图,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校长钧鉴:电谕敬悉。本当遵谕返渝,因平津宁沪巨案尚待亲理,本月中旬始能面临教诲,敬乞示遵。生云天在外,唯命是从,生效忠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
电文中,戴笠提到的“巨案”,主要是指川岛芳子以及由她所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
川岛芳子原名是爱新觉罗·显玗,是满清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因仇视民国政府而成为日本间谍,沦为了对方侵华的工具。天皇裕仁投降后,不具备日本国籍的她未能作为战俘被遣返,只得躲藏在北平的东四九条胡同并被军统抓获。
作为长期活动于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间谍,川岛芳子不仅沾满了国人的鲜血,而且掌握着满蒙和日伪的许多秘密,自然引起了戴笠的重视。经过许多酷刑,这名女魔头终于服软招供,其中就涉及到了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叛变投敌,也牵扯出了一桩陈年旧事。
这桩陈年旧事的确堪称“巨案”,不仅涉及到了许多珍贵文物,而且涉及到了许多高层政要,比如何应钦、阎锡山、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因此,戴笠认为这是自己保住军统的最后一根稻草。
川岛芳子熬不住酷刑后招供,首先说出了“马汉三”的名字,为了增加可信度还说出了“九龙宝剑”这四个字。戴笠当即便两眼放光,非常详细地询问了该宝剑的外形和尺寸,还再三询问剑鞘是否有雕龙?询问剑柄是否镶嵌宝石?
原来,川岛芳子引爆了一颗重磅核弹!她提到的这把“九龙宝剑”是1928年孙殿英东陵盗宝的赃物,是乾隆皇帝墓中最珍贵的随葬品,象征着“九九归一”的至尊皇权。
当年,孙殿英盗掘乾隆墓和慈禧墓的罪行被曝光后,立即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唾弃,逊帝溥仪更是在天津指天发誓要报仇雪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蒋某自然不敢公开袒护,也不值得袒护这个刚归顺的杂牌,随即严厉地表示:
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孙殿英被吓得够呛,为了保住小命而四处打点,先后买通了阎锡山、何应钦、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而且,他还忍痛割爱将九龙宝剑赠给了戴笠,恳求代为转交蒋某。
戴笠虽然收下了九龙宝剑,但未敢贸然转呈蒋某。为了避免留下把柄,他假装不知此事,暗中将其交托给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代保管。不过,此人在抗战爆发后就投敌叛国,还将这把剑献给田中隆吉作为自己的投名状。
此时,戴笠意外得知九龙宝剑尚在中国,而且就在北平的马汉三手中,于是立即派人取来。这下,他的心情变得大好,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足以扭转乾坤的法宝。
由于戴笠长期滞留在北平,使得临时小组整顿和裁撤军统的工作相当缓慢,终于引起了蒋某的愤怒。1946年3月初,他接连发出两封加急电报命令对方立刻返渝,电文中的语气和措辞已经相当严厉。
无奈之下,戴笠只得乘坐222号专机返航,准备绕道上海短暂停留后再飞往重庆。由于途中遭遇了暴雨和雷电,空军在华东地区出动4架飞机进行导航都无济于事,最终在13:13分坠毁于南京附近的岱山。
又一个问题来了,戴笠准备飞往重庆去面见蒋某,为何还要绕道上海并且短暂停留呢?答案是女人,一个名叫胡蝶的女人,一个即将被他迎娶的女人。
作为民国影坛的代表人物,胡蝶在当时称得上风靡全国,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淞沪会战期间,她逃往香港暂时避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返回了西南地区,途中丢失了几乎所有的家资,无奈向军统的戴笠求助。
戴笠虽然阴险狡诈,虽然辣手无情,但却是一个十足的好色之徒,早就对胡蝶垂涎三尺。见到有机可乘,他立即大现殷勤,还在查找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出资补齐,甚至刻意增加了许多的金银首饰。
有句古话,劝君莫贪心,贪心害死人!胡蝶,就是这样落入了戴笠的陷阱。
为了接触胡蝶,戴笠指使军统特务栽赃陷害,诬陷她的丈夫潘有声是日伪安排的间谍。之后,又假惺惺地安排对方前去西南边境避祸,同时经营大量物资借机牟利。
趁着潘有声不在重庆,戴笠以安全为借口将胡蝶接入中美合作所内的杨家山公馆居住,变相包养起来。从此以后,她逐渐失去了人身自由,沦为了一只“金丝雀”。
得知真相后,潘有声火速返回重庆寻妻,可惜却遭到了军统的强力阻挠,甚至威胁“小命不保”,只能绝望地重新来到已经沦陷的上海。等到抗战胜利后,戴笠安排胡蝶先行抵沪去办理离婚手续,准备正式迎娶她过门。
这次乘飞机故意绕道上海,目的就是为了专程见一见胡蝶,最终却殒命于岱山。远在重庆的蒋某很快便得到消息,悲痛之下还曾数度落泪。在当天的日记中,他这样记载:
不幸以气候恶劣竟在南京附近遇险身亡,殊为悲痛,此生虽多缺点,但其忠诚与热心实不愧革命信徒也。今焉则无矣!
1946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为戴笠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公祭活动,蒋某面容悲戚亲自到场致哀,还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位“总裁佩剑”的一生。还都南京后,他再次祭奠并且亲题了一副挽联:
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绩。
苟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
随着戴笠离世,阻挠裁撤军统的最后障碍已经消除,工作推进得异常顺利。1946年9月,南京《中央日报》突然刊登了如下的消息:
军统局业已奉令撤销,今后如有不法之徒假借本局之名在外招摇撞骗和敲诈勒索,应请当地军宪警机关随时查扣法办。
军统的全称是“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最早由南京的复兴社演变而来,始终都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是只忠于蒋某的特务组织。最初,局长由陈立夫兼任,徐恩曾管理党务处,戴笠负管理军警处,丁默邨管理邮检处。
作为陈立夫的亲信,徐恩曾的党务处属于绝对核心部门和实权部门。不过,为了遏制他一家独大,也为了扶持黄埔系崛起,蒋某开始有意培养戴笠。
1938年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分家,原党务处改组为中统局,由朱家骅兼任局长,实际由徐恩曾主持工作;原军警处改组为军统局,由陈立夫兼任局长,实际由戴笠主持工作。
军统在成立之初,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作为名义上的局长,陈立夫并不希望他们壮大,更不希望危及到中统的地位,因而或明或暗不断予以掣肘。
戴笠为了筹措经费可谓煞费苦心,甚至通过查禁烟土的办法进行“黑吃黑”,这才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内部就将这种创收工作称为“做生意”,将带领他们做生意的副局长称为了“戴老板”。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戴笠积极结交蒋某身边的红人,比如胡宗南和汤恩伯等,相互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过,他深知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开始巴结宋美龄和宋子文。
随着戴笠崛起,一部分人自然看他不顺眼,比如郑介民。此人是黄埔二期生,天生就是搞情报和搞政治的料,在校期间便创立了“孙文主义学会”与左派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针锋相对,被蒋某称赞“既有政治头脑又有军事谋略”。
作为黄埔二期生,郑介民看不起戴笠这个黄埔六期生,但碍于蒋某力挺又没有办法,只能在军统局主任秘书的位置上不断制造麻烦。对此,电视剧《潜伏》就进行过形象的演绎,剧中的“陆桥山”作为郑介民的嫡系,刚被贬官不久便重新复出。
客观讲,军统在抗战期间还是有功的,不仅积极刺探日本和欧美的情报,而且还铲除了大量的汉奸和敌特。除了像张啸林、傅筱庵、张敬尧和唐绍仪等人皆被暗杀,就连汪精卫也多次遭到过袭击。
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戴笠奉命展开铲除间谍和肃清汉奸的行动,同样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短短的三个月,军统一共逮捕了汉奸和疑似汉奸多达四千人,罪行确凿并移送司法审判的就有三百多人。
由于扩张过快,军统拥有各类文职和外勤人员多达10万,而且还收编一些土匪和伪军组建了“忠义救国军”。可以说,戴笠已经成功编织了一套严密的体系,涵盖到了警察、军队、缉私、监察、交运、航空和邮电等领域。
为了塑造“民主形象”,为了推行“宪政体制”,蒋某决定接受美国顾问团的建议改编军队,撤销国防最高军事委员会后设立国防部。同时,也准备将遭人诟病和尾大不掉的军统一并改组,整合为保密局后编入国防部二厅管辖。
军统虽然霸道豪横,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有戴笠、郑介民、唐纵和毛人凤被合称为“四大天王”。岱山坠机后,蒋某最终任命郑介民兼任保密局局长,唐纵和毛人凤为副局长,“军统”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国防部二厅的下属单位,保密局自然需要大幅缩编,各种特务和外勤只得纷纷下岗。例如,全国只有北平、上海、南京和天津这些城市才设立甲种站,编制不超过160人;只有沈阳、太原、西安、成都和郑州这种中型城市才设立乙种站,编制不超过110人;其余的地市只设立丙种站,编制不超过60人。
虽然人员数量和机构编制都缩减了,但郑介民并不希望保密局沦为边缘组织,依然保存了相当的实力。同时,他还开始推行一种督察制度,类似于香港的“廉政公署”,任命亲信李希成出任督查室主任。
除了履行特务监督特务的职能外,督查室还成为了郑介民和毛人凤打击异己的工具。例如,戴笠时期的许多人都不服他们管辖,甚至公开叫板,电视剧《风筝》就进行过形象演绎,像“四哥”和“六哥”就遭到过督查室打压。
郑介民虽然兼任了保密局局长,但作为国防部二厅的厅长,他并不能完全顾及这里。于是,作为副局长的毛人凤逐渐掌握了实权,也接手了戴笠生前的许多机密和浙江帮,自然开始惦记起局长的宝座。
利用蒋某更信任浙江人的特点,利用原军统成员更亲近戴笠的心理,利用郑介民妻子贪图敛财的心理,毛人凤终于出手了。他安排沈醉偷偷拍下了对方借助过寿收受各方礼金的照片,亲自呈送给蒋某过目。
1947年12月,毛人凤如愿升任保密局局长,而唐纵也被调往警察署担任署长,再也没有人可以撼动“一把手”地位。于是,被作为铲除异己手段的督查室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成为了搁置一边的摆设。
作为最大的地方势力,桂系一直都是蒋某的打击对象和防范对象,也注定会与军统或者保密局仇怨深重。成为局长后,毛人凤深知自己没有戴笠的能力与魄力,于是寻求与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等人缓和关系,只是对方并不领情。
“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蒋某的嫡系部队也已经损耗殆尽,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开始公开逼宫。1949年1月,成功逼退对方后成为了南京政府代总统,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深知利害权重,毛人凤立即赶往浙江的奉化溪口去表忠心,将核心人物和内部机密都转移到上海后才宣布辞职。之后,李宗仁任命副局长徐志道主持工作,实际上只剩一个“空壳子”而已。
败退台湾后,蒋某为了扶持儿子接班而有意安排他执掌保密局,但毛人凤却不愿意退居二线。于是,他在明争暗斗后败下阵来,终因肝肺功能衰竭而过世,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过“督查室”。@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