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胡子,也不要高调炫耀自己你怎么看?
宁愿闷声发大财,也不要高调炫耀自己,怎么看这句话?作为上理财课20年的老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世人发财后,忍不住炫富呢这是因为人们发财之后,总是忍不住炫耀财富,以彰显自己的功成名就,西楚霸王项羽说:富贵不贵故里,如锦衣夜行。
我们也经常在抖音、快手里面看到这样的场景:过春节时,有长辈用一捆捆的人民币,来给子孙发压岁钱 。
又或者有人躺在成堆的人民币上,摆拍着各种姿势,甚至还有人用钱来点香烟,或用真钱给过世的祖上烧钱……各种炫富手段、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于是,就有专家提出:这些人是炫耀什么,就是缺什么。
我觉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凭着正当合法途径获取的巨额财富,炫耀一下,无可厚非。
可是,成功的发财者,千万别忘了:这世上,还有一种现象叫仇富。
炫富者的结果宁愿闷声发大财,也不要高调炫耀自己,这暗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道
先说个炫富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来看看炫富者的下场如何?西晋有个大富豪,名叫石崇,到了京城洛阳后,他听说王恺家的豪富全城闻名,于是要与王恺斗富。
几番斗富下来,王恺斗输了,于是向外甥皇帝晋武帝求助,皇帝就赐予王恺最好的珊瑚树,王恺得意洋洋、大摆宴席、以此炫富……
石崇漫不经心地举起铁如意,击碎珊瑚树,王恺自然大怒,石崇让下人抬来几十个比原先大得多的珊瑚树,让王恺挑一个,西晋人方知:石崇如此巨富。
后石崇被杀前叹道:这些人是想图我的家产啊。旁人道:知道是财富害了你,为什么炫富呢?石崇无言以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理:拥有太多财富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妒忌、打击、排斥、甚至陷害。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1、在做事上,我们不妨高歌猛进。
譬如:当我们设立一个亿财富目标的时候,我们便要一往无前、努力拼搏地去实现它,而不必在意他人的议论与看法。
即使在实现的路上、举步维艰、几多艰辛、几多坎坷,我们都必须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前进路上,摔倒了,我们爬起来,委屈地哭了,我们擦干眼泪,即使头破血流、我们也要倒在前进的道路上……
2、在做人上,我们不妨谦逊卑下。
即使富可敌国、权势滔天,在行动上,我们财大切莫气粗、居高不要临下。
在神态上,我们得意莫要忘形、神采莫要飞扬,保持应有的谦卑。
在口语上,我们莫要好为人师、不要嘴贱皮厚、不要讽刺挖苦,莫忘了祸从口出的祖训。
总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发财不要忘本、更不要忘形,达者兼济天下、多行善事,为达目标、我们风雨兼程、一路向前,高调做事、低调发财……
你的同学中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吗?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的,现在在我们市里开了一个辅导班。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教学和负责讲课。他年薪大概100万,开的是豪车,住的是富人区的豪华别墅。
这位同学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他数学科特别厉害,他非常喜欢数学。当年他是以我们市理科总成绩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广州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当时年薪30万左右。本来他打算在大城市买房落户。但是她妈妈患有重病,他爸爸在他读大二那一年因为车祸去世。唯一的姐姐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现在已经定居在美国。因为身边没有人照顾他妈妈,所以不他得不选择回家乡照顾妈妈。
因为他在大学期间考了数学教师资格证,所以他是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回来我们这里的。他在我们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当数学老师。他是在学校里认识他老婆的,他老婆是华东师范大学英文系毕业,当英语教师。
他们两个人的工资勉强够维持家庭开支,但是他妈妈生病要用到很多钱,没有办法,只能想办法多赚钱,不然他妈妈只能等死。刚开始,他把学生招回家里补课,收入还可以。但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为了这事,学校领导还找他做思想工作了,说这样做会把他自己的前途弄丢的。同学知道这情况不好,但是自己没有办法。
工作了三个年头,看着病重的妈妈,同学思索再三, 决定跟妻子一起辞职出来单干培训班。因为他们都是从重点中学出来的,手头上自带一些资源。他们主要辅导高中数学和英语,因为这是他们的强项,加上他们两公婆认真负责任,学生成绩慢慢提上来了。经过他们一对一的辅导,其中有两位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还有10多个考上了排名靠前的985大学。
在当地,他们的口碑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学生生源源源不断。大家都知道高中补课是很贵的,特别是一对一的辅导更是贵。 他们一年可以赚100来万钱,这种收入水平在三线城市是挺高的了。
现在他的生活有滋有味,是我们同学里面混得最好的一位了,大家都羡慕死他了。
最近一年多西安房价上涨很多?
大家好,我是房地产人——三石。最近确实西安的房价又被弄到了风口浪尖上面,扰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啊。至于为什么西安最近的房价上涨了这么多?
1.西安被确认提升为国家第九个国家级群体城市,对西安未来发展可谓是打了一剂强心剂。政策的支持,国家的扶持,拉动城市的规划发展,势必也拉动了房价的上涨。
2.作为西北第一大城,西安前几年的房价确实不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2015和2016这两年的去库存的战略当中,拉动了不少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青黄不接的土地供给以及超低的库存量,也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
3.西安的不断城市化发展,作为一个古都城,这几年不断的新建地铁,引进阿里,比亚迪等新的资产投入,人口也不断的涌入,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涌入,房价的上涨也是正常的。
未来的一段时间了,西安的房价还是会处于上涨的空间的。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评论!
手码不易,点个关注吧!
为什么学习很多炒股知识用来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感觉很准确但真实炒股那些技术就完全失灵?
炒股最差劲的表现,有技术没想法。
要明白你的认知,在股市里都是假设,并不是真实发生。
认知包括所学、所看、所懂的技术、情绪、基本面、消息等等这些都是假设。
用假设去框定没有真实发生的市场行为,技术这些完全失灵也正常呀,只是我们反复被市场打脸还没明白过来。
假设是否有效,这才是关键,有效的假设才可以套利,无效的假设会置身于风险中。
明白假设不是必定的,心里面的枷锁也就打开了。
我改变了这些,才开始了盈利之路,分享两点希望能启发大家。
1、永远不要跟技术较真,这是韭菜行为。3年前我花了29800元学习股票技术,学了这些后感觉得了金钥匙,刚开始小资金参与,屡屡得利,在股市里如鱼得水,感觉要暴富了。
时间长了用这些技术,选出来的个股觉得一定会涨,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坚持持有,反倒是从小亏变大亏,最后忍痛割肉,有一个多月不在碰股票。
能大涨这些想法是我自己的错觉,原因是把技术看成了必胜法宝,跟自己较真,从小亏造成了大亏损的结局。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技术可以成为绝世武器,在股市里所向披靡,这种想法充满着韭菜的味道。
市场里是人性在博弈,走势里充满着骗线,总让你猝不及防。
比如,底部打压中技术图形,一塌糊涂,最容易被洗出去,在高位的时候,技术图形几乎完美,轻易就高位接盘。
有些人就可以低吸高抛,而有些人高买低卖。
技术提供的是假设,给我们一个参考,大致的方向,我们可以去预期,不是绝对相信。
走势是按照当下来演绎,符合我们预判就是对的,背离那就是错的,防范风险就行了。
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万能法宝。
炒股需要灵性思维,来面对市场的波动,扔掉包袱才会轻松面对。
当炒股的思维对了,盈利就前进了一大步。
2、脱颖而出的预判,每个投资者都应学会。每一次机会的来临,总有人能提早嗅觉,踏上机遇的船。
这样的人一定是历经大浪淘沙,屹立不倒的人。
疫情刚开始泛滥的时候,医药股已经启动,这时候我的牛散朋友,开始关注口罩股的动向,去挖掘里面的龙头企业,而这时候口罩板块还在低位没有启动,很好的伏击位置。
等到医药股接近尾声的时候,后续的口罩股,医疗器械等等轮番上涨翻倍大戏。
牛散朋友我亲眼看着他的资金翻了几倍,而我无动于衷地看了个寂寞。
空有技术,没有眼光,搞不出大的风浪。
市场里的机会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热点进行时,次热点、那些蓄势的板块也都在孕育机会。
我们不止要有技术的功底,还得有精锐的眼光,独立的思维,理性的态度。
当你成为A+B+C+D的复合型投资者,机会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3、尾声要明白时间不会化解在市场里所遇到的问题。
10年、20年没有盈利的老股民很多,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思考这些,阻碍我们的是什么?
只有敢于打破现有的固化,才能让自己迭代升级。
学会了技术,并没有让我盈利,当我改变思维,接受市场的变化,并随着改变策略的时候,慢慢走上盈利之路。
市场再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态度、价值。
潜心修好自己的技能,任风雨再大,我自岿然不动。
给自己赋能,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共舞。现在我分享的技术,都是原来花29800学习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形成了一套实战方法论,喜欢技术,关注我。
为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炒股都是赔钱的?
梦幻组合150天亏掉45亿美元
公司创始人是被称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之父约翰·麦利威泽,合伙人中包括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和马龙·斯科尔斯,这两人被称为现代金融学之父,还包括前财政部副部长及联储副主席大卫·穆林斯,说这个组合是“金融梦之队”一点不为过。结果呢? 亚洲金融危机触发的“黑天鹅”事件,1998年,他们在150天内损失了90%的资产,按照当时的汇率,巨亏近400亿人民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输光奖金
1975年经济学家库普曼斯与康托罗维奇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号称根据他们的理论,投资就无往不利。不过当他们用这笔奖金来证实这个伟大的理论的时候,很快他们就用自己的无敌理论把得到的奖金亏得精光。
美国数理经济之父亏成渣
在胡佛时代,经济学界威望最高的莫过于欧文·费雪,这位老先生被公认为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他使经济学变成了一门更精密的科学。1929年股市崩盘不到两周时,他却发出好几代人都不能忘却的预言:“股价将达到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这话听起来跟2015年时“4000点刚起步”有异曲同工之处),结果在那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费雪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
对于经济学家,很多投资界的大拿都不屑一顾,我们举几个例子。
索罗斯:经济学家就是反向指标
2007年8月,乔治·索罗斯邀请了华尔街顶尖的经济学家和投资家,在纽约长岛最东端的南安普敦举办了一场午餐会。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我们是否即将经历衰退。 21个与会者中19人表达了乐观的看法。仅有两人不同意此观点,其中之一就是索罗斯。会议结束后,索罗斯更确信金融危机肯定会来——经济学家和专家的话,那都是反向指标,你见过他们赚钱吗?一年后,雷曼兄弟轰然倒塌,全球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的股灾,索罗斯躲过一劫。
彼得·林奇:经济学家不过尔尔
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曾花13年时间打理的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的彼得·林奇,对依赖经济景气预测作为投资判断观点的经济学家嗤之以鼻,在它看来,美国有6万名经济学家,却没有一个人预测到1987年的股市灾难。
巴菲特:经济学家的预测对未来市场没有任何作用
在国内誉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也对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屑一顾,随着和现代数理统计的结合,经济学家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技术流”。他们安安静静地在书斋里画着和现实无关的图表、曲线,自认为从历史统计数据和自己创造出来的模型中可以输出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测。巴菲特及其搭档的言论重重地扇了这些经济学家的耳光:经济学家的那些宏观数据堆砌,那些复杂模型,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状况的把握没有丝毫作用。
那么,在经济领域里做出过杰出贡献、成为很多国家经济智囊团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会在股票投资领域玩不转呢?我相信不只我有这个疑惑,你看,连英国女王也有。金融危机后,英国女王就曾经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经济学家没能够预测到危机的发生?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大名鼎鼎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给出了一个答案:经济学业已证明,此类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假如此类事件可以预测的话,那么人们就会据此作出反应,从而避免它的发生——于是,这个预测就成为错误的了。是不是跟蝴蝶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经济学家投资都不成功,实质上,一些登上人类经济学界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炒股水平可都非常厉害。
大卫·李嘉图
这位是古典经济学理论集大成者,老爹就是股票经纪人,最经典的一役源自滑铁卢战役前四天买入英国债券,拿破仑失败后,爆赚一笔,看来大卫哥是做超短线的一把好手啊,据说他去世时资产大约70万英镑。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想不到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大胡子老马,同时也是《资本论》的作者,可是位经济学不世出的奇才。他利用英国刚刚通过《股份公司法》的消息,分四次建仓,用一个月的波段操作将600英镑成功的炒到了1000英镑,然后落袋为安。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很得意的说:“医生不许我从事紧张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所以我就做起股票投机生意来了,不过效果还不错。我用那600英镑赚取了400多英镑。这下我暂时不用你和朋友们的资助了。”老马同志对于题材的解读,仓位的把控,止盈的果断,简直堪称是艺术的操作,最气人的是评论自己炒股的口吻——“我只是赚了点小钱”而已,你服气吗?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现代经济学之父,著作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引发了凯恩斯革命。凯哥不只是经济学家,他还是基金经理,同时还运作剑桥皇家学院的资金,什么股票啊、期货啊他都玩。他提出著名的股票选美理论,至今依然被不少短线高手津津乐道,即买股如选美,你个人觉得美不好使,需要大众觉得美。怎么样,是不是跟龙头战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在1920年初始的投资组合价值16315英镑,在他1946年去世时他的净资产达到了411000英镑。期间还经历了1929年的大萧条,能取得25倍的收益,真乃神人也!
所以你看,优秀和卓越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是所获得的成就却是天壤之别,像这些卓越的经济学家,名声赚到了,钱也赚到了,还透着那么一股仙风道骨,真叫是羡煞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