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会给英国政坛带来什么呢?

游戏资讯 admin 2023年06月06日 21:40 55 次浏览 0个评论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会给英国政坛带来什么呢?

5月24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与保守党议会党团“1922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布拉迪爵士会晤后,不久便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前含着泪宣布将辞去英国首相职务。在讲话中,她表示,自己已经尽最大努力,尝试了三次,但是未能使得英国成功脱离欧盟。她预计可能将会于6月10日辞去保守党党魁职务。

(特蕾莎·梅宣布辞职)

特蕾莎·梅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新脱欧草案在22日未能获得保守党内部的广泛支持。与她针锋相对的“硬脱欧派”借机准备联动修改议会程序向她逼宫,迫使其下台。虽然这遭到了“1922委员会”后排议员们的反对未能得逞,但是对于她的信心是不小的打击。在次日原本支持她的下议院保守党领袖、枢密院议长安德里亚·莱顿向她递交了辞呈,这成了压垮其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迫使她不得不做出决断,辞去首相职务。她也成了第22位因“脱欧”而辞职内阁成员。

(介绍新脱欧草案)

特蕾莎·梅的辞职,可以说是“软脱欧”中间路线的致命挫折。接下来英国保守党内部首先会陷入一场权力争斗,决出新的党魁人选。“硬脱欧派”代表人物、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已近宣布将要参加党魁竞选,并且呼声很高。这种重新洗牌的结果可能会造成保守党的分裂,进而引发政坛地震,结果可能是重新大选。对手工党则会乐见其成,因为这无异于“二次脱欧公投”。如果保守党依然获胜,那么会有两个结果,要么英国硬脱欧,要么依然陷入现在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工党获胜,那么可能会促成,真正的“二次脱欧公投”,其结果可能是收回脱欧决定。不过这个政治后果,将会有保守党承担,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保守党都很难再次执政。

(唐宁街10号首相府)

“脱欧”变成了“拖欧”,当初卡梅伦为了迎合保守派选民的诉求,许诺进行脱欧公投。然而,他很显然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导致发生了“黑天鹅事件”。很显然卡梅伦已经估计到了脱欧本身的难度和风险。所以他很快便以“引咎辞职”的方式先行开溜,将这一个烂摊子留了下来。最终从小励志要成为首相的特蕾莎·梅接过了这一切。她在卡梅伦内阁当中出任内政部长,其虽然一直致力于收紧移民政策,但是其并不赞成脱欧决定。但是为了权衡民意和国家利益,所以她便提出了“软脱欧”计划,即政治上脱欧,但是经济依然留在欧盟单一市场之内,从而将脱欧对于英国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在这个政治趋于极端化的时代,这种妥协性的方案,却无法为各方面所接受。她也最终以失败结束了自己长达三年的首相生涯。

(我先走你保重)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会给英国政坛带来什么呢?

还剩下多少位高级王室成员?

女王的子女和配偶,第一顺位继承人查尔斯的子女和配偶。女王的二儿子安德鲁王子去年因为卷入美国大亨爱泼斯坦性丑闻而辞去官方职务,除他之外这些应该都是。哈里梅根脱离王室之前也算是高级成员

总统制与议会制的主要区别?

一、总统制和议会制是是两种国家政体,总统制就是总统掌握国家最高权利,如美国;议会制就是议会掌握最高权利,如瑞士。但都属于现代代议制。内阁是在议会选举中占多数党派组阁,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总统制下总统领导的政府只向总统负责,总统有权解除官员职务。

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区别

(一)政府的组织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内阁)一般由议会中(两院制议会中,一般指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员由当选的总统任命并领导。

(二)议会的职权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不仅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还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总统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仅具有一般议会所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三)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的政策不满而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者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政府成员却同时也是议员)。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辞职,但在总统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

(四)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五)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一般是指在议会大选中获性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而总统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则是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

(六)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大部分国家由议会选举产生,只有少数国家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一般由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这一说法,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一战作为一个不彻底的战争,并未真正瓦解德国实力,为其再次挑起战争,埋下了“祸根”。当然,苛刻的《凡尔赛和约》更是德国挑起战争的根本原因。

但令人不解的是,自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以及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甚至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野心。作为一直主导欧洲局势的英国,为什么对德国采取一味的妥协和绥靖?曾经强硬的英国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要从一战说起,一战后的英国“外强中干”。

持续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来说,结局是“很悲惨的”。昔日的帝国纷纷瓦解,国家被肢解得四分五裂,尤其是奥匈帝国被分割成只有8.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对战胜国英国来说,一样损失惨重。

首先,沉重的财务负担。一战爆发前,许多人都认为战争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甚至有人乐观地认为,只需个把月就能结束战争。然而,武器技术的升级,致使一战成了谁也灭不了谁的堑壕战、消耗战,战争的每一天都是靠“钱”来支撑的。

英国为此耗费了约130亿英镑,相当于年收入的6倍,这是足以让英国破产的数字。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全靠借贷,英国几乎借遍了全世界,由昔日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直到2015年,才把一战时欠的的债务还清,时间长达100年。

其次,英镑地位不保。以英镑为结算单位,是一战前英国强大的标志,也就是说,英国只需印刷一些钞票就能获得丰富的实物和劳动。当然,这是以英国的信誉,以及国家的收支平衡作为保证,而金本位更确定了英镑的霸主地位。

但一战巨大的开支,让英国可谓是债台高筑,英镑持续贬值,大量的黄金外流,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大量的黄金储备,使得美元一跃成为英镑最有力的挑战者,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说白了,就是没钱支撑下一场战争。

雪上加霜的是,一战时的英国,所有的工业都转为了军工厂,传统工业品市场出现了真空,美、日等国趁虚而入,再加上各国自己的工业制造能力也在提高,战后的英国根本赚不到钱。张伯伦自然明白,不是不想强硬,是没有实力强硬。

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无暇顾及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英国花费了巨额资金。而作为战胜国,虽然获得了一部分原属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但这些国家就是现在也还是很穷的,非但不能给英国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持,加重了负担。

那时的英国是相当的牛气,土地面积扩张了33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人口更是高达4.5亿。也就是说,在当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国的子民,达到了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但实际情况是“摊子铺得越大,实力被摊薄得越多”。因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办事机构和外派驻军,这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随着“入不敷出”的财政,越来越力不从心,而糟糕的是,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纷纷争取独立。

爱尔兰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频繁不断的独立运动,早已让英国为之头疼,一战后的国力削弱,英国已无力进行镇压。无奈之下,让其南部的26个邦独立,只留下了北部较为发达的6个郡。这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由来。

爱尔兰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国衰弱的标志,也是其分裂的开始。随后,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纷纷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战前,英国放弃了对这些国家的殖民,成为相对独立的英联邦国家。然而,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机是,印度也要求独立。加拿大等国的自治并不影响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反而还使英国减少了防务负担,可谓是“俩好搁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国是靠赤裸裸的掠夺,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财。印度一旦独立,英国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战时,印度派了120万人部队参加了战争,就是为了英国战后答应其独立。可最后,英国还是食言了,愤怒的印度人独立运动更加高涨。从某种角度说,英国自己的事情还未“处理干净”,哪里还有“闲心”警惕德国的崛起。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英国议会有哪些权力?

英国议会由上院 (贵族院)、下院(平民院)、国王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

英国议会创建于13世纪,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上院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教会大主教和主教组成,共669名议员,无任期限制。上院的立法职权主要是:提出法案;在立法程序中可以拖延法案生效;审判弹劾案;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

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共659名议员,任期5年。下院的立法职权主要是:提出重要法案;先行讨论、通过法案;提出质询;财政法案只能由下院提出和通过。国王被看成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临朝而不理政”、“统而不治”的地位,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在立法职权方面,国王批准并颁布法律;制定文官管理法规;颁布枢密院令和特许状;召集、中止议会会议;解散议会;任免重要官员。

,国王的权力主要是象征性的,行使这些权力主要还是一种形式。例如,国王批准法律,必须先经由议会通过,国王只是履行一下手续;国王解散议会,但必须根据首相的决议才能采取行动。

英国议会居于优越于其他机关的“至上”地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立法、监控财政、监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