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理财家门,武汉一小区一夜降价6000元?

游戏资讯 admin 2023年07月24日 21:20 94 次浏览 0个评论

理财家门,武汉一小区一夜降价6000元?

房价当然可以降,但是不能过山车似的下降。不但业主不同意,国家政府也不会同意的。

可能很多看到这里表示不服,商品有升有降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房子不同。

如果房价大幅度下降,不管是对以前贷款买房的业主,还是对社会,都是很大的一种伤害。

可能会导致很多业主,主动逾期,银行收不回贷款,跟着一起完蛋

比如说武汉的这个小区,开盘的时候是单价1.8万/平,突然就是降价6000块钱,卖1.2万一平,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比如说张三当初买了100平,总共花了180万。他首付付了50万,贷款130万。现在房价大降,他100平的房子,只价值120万了。

他贷款的130万金额,都已经够买目前居住的房子总价了。张三这个时候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忍痛把首付50万扔了不要,然后主动逾期。

因为贷款的金额,都够现在全款了,主动逾期是最划算的。

大规模的业主选择主动逾期,后面倒霉的是谁?

银行。

银行欲哭无泪,客户主动逾期,收不回贷款。即使是把房子收回,一时半会也拍卖不掉。而且法拍的房子,价格更低。贷款的银行,绝对会损失惨重。

现在很多贷款的银行,都是本地的小银行。这些银行,就靠着房贷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现在贷款收不回来,运营成本亏损严重,小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银行里面的钱哪里来的?

都是储户的,都是普通百姓存进去的。银行倒闭,五十万以内的全额赔偿,五十万以上的听天由命。最后这损失,还是由普通大众来承担。

所以总结起来,房价当然可以降,但是不能一下子降的太猛。贷款买房的人不同意,银行也不会同意,国家政府也不会同意的。这里面的牵连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房价下降,还可能会导致银行追缴首付款

很多贷款买房的人,估计都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购买的房子下降了,银行打电话让追加首付款。

可能有些人就不理解了,这个是啥操作?会疑惑小编是不是在胡扯八道?还真的不是。

打个比方,还是张三,他买房子的时候,从银行里贷款了150万。因为房贷就是抵押贷款,就是用现在的房子做抵押的。

但是,过个两年的时间,张三购买的这套房子大幅度降价,总价只有120万了。那银行在对张三的房价进行评估时,就会分析,现在这套房子只价值120万,根本不够抵押贷款的150万。

那这种情况怎么办?

银行就会打电话通知张三,让他补交至少三十万的购房款。这样房子的抵押价值,才能和贷款金额持平,银行才不会有风险。

房子降价是好事,普通百姓才能买得起房子。但是,房子突然就是腰斩似的降价,那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

这里面设计的问题很多,远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年轻人越来越少,购买房子的需求,必然也会越来越小。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房价的趋势,就是缓慢下降。

理财家门,武汉一小区一夜降价6000元?

一个家庭要往上走需要怎么做?

1,女人不帮弟弟,男人也不帮兄弟。

2,不找外地的亲家,不仅远又有矛盾。

3,女人不把婆婆当成亲人,只能是客人。

4,一家人懂得节约,那样才能一直有钱花,毕竟生活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5,遇事时一家人可以团结一致,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而不是旁观。

6,父母懂得不插手子女结婚后的事,要不然只会越来越乱,反过来只怪自己多管闲事。

7,父母有多少钱不要跟子女讲,就怕他们因此不努力,就等着这笔钱。

8,父母要时刻防止家庭内耗,只要不内耗,家庭才会越来越幸福。

9,子女要孝顺,只要孝顺的人,一家人才会越来越幸福,慢慢也会强大。

10,兄弟姐妹之间不要借钱,一旦变成债务关系,那样很容易让关系变了,甚至不相往来。

11,父母对子女还是要一碗水尽量端平,不要不平衡,要不然总有一方不满,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养老生活。

12,子女不能对父母要求太高,也不能索求无度,那样只会导致家庭内乱。

13,尽量给每个家庭成员钱买医社保,以后老了都会保证,至少生个病就知道医保的好了。

14,子女之间不要相互攀比,毕竟有些人混不好,那就更要去拉一把,而不是暗暗攀比。

15,每个月都有家庭聚餐,这样子有助于家庭的感情提升,防止内耗。

16,男人懂得调节婆媳关系,毕竟这两个女人真的可以决定一个家庭的好坏与兴衰。

17,对外人都不要说过得好或好得坏,这样子只会引起嫉妒、算计或笑话。

18,男人就该好好努力找到一个好妻子,证明你这个女人可以决定一个家庭的走向,甚至是影响所有。

19,父母要时刻看好子女,不要让他们误入歧途,这样子只会毁了一个家庭。

20,家庭成员不要去赌博或碰网贷,只会陷入一直还钱的生活状态,家庭也就慢慢不幸福。

21,子女又出息时就不要对外人讲,这样子就会引起嫉妒,甚至影响到家庭。

22,父母始终还是要为子女带下孩子,放年轻人出去多赚点钱,这样子有助于彼此感情,也可以是让养老生活有保证。

23,停止抱怨,这样子真的没用,而且会让家庭气氛变了味。

24,老人就该对子女的婚事操心到底,要不然他们会后悔一辈子,甚至反过来责怪只怪当初不拦着子女。

25,努力让孩子读书,这样子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普通家庭的命运,而且又不用太多钱。

26,不要去羡慕别人家的好,再好也不是自家的,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好好珍惜眼前。

27,一家人始终要勤快,只要勤快的人,那么自己的家庭才有无限的机会,甚至主动找上门来。

28,不要出轨,那样子只会毁了眼前的一切和幸福,连回头机会都没有。

29,不要把希望放在任何家庭成员身上,做人始终还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别人。

30,监督好一家人的健康,那样真的很关键,只要健康,那才不是相互拖累与影响赚钱。

31,年龄上去了就要每年去体检,这样子才不会无形中拖成大病,甚至毁了眼前一切。

32,亲兄弟懂得明算账,这样子家庭才会越来越和谐,也会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3,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那就晚点要孩子,毕竟他的出生不能改变什么,只是会增加经济和负担。

34,夫妻俩在外都要始终给彼此面子,尤其是男人,一旦不给面子的话,那就是争吵的开始。

35,家里的任何事不要对外人说,那样只会被轻看和笑话,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36,有事不要对彼此两家人知道,要不然能变成婆家和娘家人的争吵,最终交恶与不相往来。

37,夫妻俩始终还是有一个人管钱,要不然很容易会存不住钱,毕竟生活需要太多要花钱的套路了。

38,不要把家当成公司,而且选择把架子和工作不满带回家,这样就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好。

39,女人再厉害也要选择在自家丈夫面前装作小女人,那样有助于夫妻感情越来越好,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40,不要和家庭成员合伙做生意,那样只会连关系都没有做,最终不相往来。

41,夫妻俩始终还是要相敬如宾,哪怕结婚几十年也是一样,这样子才会越来越恩来,家庭也就变得很好。

42,夫妻俩要坚持努力成长,那样才会让未来变得美好,也就没有落下和不平等。

43,任何时候女人都不要贬低自家男人,这样子会让他失去信心,生活也就越来越没盼头和希望。

44,不要去指望一个人的工资可以养活一个家,这样子反而让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引起夫妻吵架。

45,男人懂得为妻子做家务和带带孩子,这样子看是简单,其实真的很累。

46,男人要努力,一个家庭也会因一个男人的努力而越来越好,毕竟他们是顶梁柱。

47,夫妻俩不要分居两地,那样只会让感情越来越差,最终分道扬镳都有可能。

48,家里有一个支持儿媳妇的老人。

49,儿子结婚后,父母就要主动搬出来。

50,停止内耗,停止内耗,停止内耗。

有哪些做人的大忌呢?

1:不要赌上全部身家去创业,万一失败,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风。

2:不要乱进儿媳房间。

3:不要再喝碳酸饮料了,要多喝开水勤喝茶。

4:房事不要太频繁了,身体吃不消,免得过早透支。

5: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不要等到渴了再喝,多喝水是对健康最低成本的投资

6:粗重的活不要干,小心扭伤了腰。

7:不吃"伟哥",欲火太盛伤身。

8:不要轻易把钱借给别人。

9:不要过多干涉子女的事情。

10:儿子儿媳妇去上班后才下雨,他们的衣服让当婆婆的去收,当公公的不要收。

11:无论徒弟有多乖巧多懂事,只要自己一天还没有退休,就一天不要把核心技术传给TA。

12:男人50岁以后要维护好家庭,不要离婚,离婚就有可能孤独终老。

13:儿女成家以后要分开住,两代人居住在一起,总会产生矛盾。

14: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尽量别与异性单独相处。

15:切忌打着爱的名义对孩子的生活各种指手画脚,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

16:不搞婚外情,一把年纪了好好珍惜眼前人。

17:不要辞职,熬到退休再说。

18:不要再去送外卖了,年纪大了,还是不要做这么危险的工作,身体要紧。

19:别醉酒,伤胃,怕你一醉不醒!

20:控制自己的脾气,别打架,伤感情,打赢要了坐牢!

21:早上不要账,下午不去医院看病人。

22:五十岁的女人绝经了就得及时去取环。

23:带孙子外孙量力而行,看身体情况。

24:丈母娘与女婿不能乱开玩笑。

25:少发朋友圈。

26:别家暴,那是犯法的。

27:隔夜饭菜不吃,宁愿少做一点。

28:不要再为了挣钱而透支体力,为了钱真不值得!

29:别抽太多烟,最好尽早戒烟,可以多活几年。

30:切忌乱讲话,讲话要有分寸,不要乱讲,小心祸从口出。

31:切忌熬夜,熬夜的危害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诸多疾病的源头。

32:不要老牛吃嫩草。不要霸王硬上弓。要远离少妇。

33:少刷视频,多看书。少八卦别人,多看财经新闻。不看美女打赏直播。

34:别把老底透漏给子女,这是在给自己找事情。

35:对儿媳不要要求太多,毕竟没生没养,差不多就行了。

36:别整天为鸡毛蒜皮的事和家人吵闹,急火攻心,说不定倒地的就是你。

37:不去参与别人家的事情,也不要来回讲他人的事情。

38:网上教人赚钱的都不要信,他们赚的就是想赚钱的人的钱,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39:夫妻两不要分房睡。

40:在单位切忌乱讲话,说话要有分寸,位置要摆正。

41:小病及时看医生,别拖成大病,伤钱伤身体,家里会负担不起!

42:少攀比,比来比来,心累心烦。

43:儿子儿媳吵嘴,就当没听到,

44: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吃饭,不要在饭桌上吸烟,尤其是有孩子在场的时候。

45:在儿媳妇面前不要光着膀子。

46:不要去搭讪年轻的异性。

47:不要再生孩子,否则会让子女难堪

48:不要再贷款买车子买房子了,把钱留起来给自己养老吧!

49:不要把教育儿子的方式去说教女婿

50:不要把父母送去养老院

什么是断舍离?

如果说《断舍离》刷新了很多人的生活观念,那这部只有6集的小短剧可以说让很多人再也坐不住开始动手实践了。

老粉们应该还记得,去年收姐就写过麻衣的变态收纳大法,其实比起收纳技巧,麻衣更值得学习的是她的断舍离精神。

断舍离之前,麻衣的家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明明只有三个人生活的家

却像极了堆满各种杂物的旧仓库

连吃个饭都束手束脚

客人来之前更是手忙脚乱

但是,几件事改变了麻衣。

学生时代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她以为是提前精心打扫整理过,没想到原来别人家可以一直保持这样干净整洁。

一场地震让她失去了所有的旧物,包括恋爱时与前男友有关的一切。从那时候,她开始意识到,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这么少。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 “你现在的生活取决于你三年前的选择,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三年后的生活” ,这话听起来有点鸡汤,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在人生岔路囗做过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搬到新家后,麻衣决心再也不要过以前那种日子,于是开始过起了断舍离的生活。新家中,她的家庭成员多了老公,还有两只喵主子,可是却空的像没人住一样。

都说断舍离很难,但如果你经历过大灾大难,对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难以割舍了。那场亲身经历过的地震让她体会到,原来人生存所需之物可以这么少。

舍——重新思考物品存在的价值

只留必需品和心爱之物

所以在新家中,

她开始重新思考每件物品存在的价值。

扔掉不需要的沙发,直接坐地上,

扔掉不需要的浴巾,有毛巾就行,

就这样,扔完了所有不需要和不喜欢的物品,

只留下必须品和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物多用

为了减少家中物品,

麻衣尽量选择有多重功能的物品。

比如清洁剂,有小苏打和柠檬酸

就可以搞定日常清洁,

其他清洁剂就不需要啦。

比如她发现了既可以洗脸

也可以洗澡洗头的洗护用品,

那其他洗护用品也不需要啦

推进替换

对于实在不想扔但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东西,

麻衣通常会转做其他用途。

比如实在不想扔的碟子,

就用来给喵主子当餐盘,

而把原来喵主子的餐盘扔掉,

这样做到了对自己喜爱物品物尽其用,

还替换掉了不喜欢的物品。

眼不见为净

很多人扔东西总会有各种担忧,

怕万一以后还有用,

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扔。

麻衣的做法是对于这类物品

索性先把它们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

设立一个期限,

可能是三个月或是半年乃至一年,

看看自己有没有要用到,如果没有,

证明这件物品确实是不需要的或是不重要的,

可以大胆放心的扔掉。

与物品对话,定期排查

除此之外,麻衣还有个看起来有点奇怪

但其实很管用的方法——和物品对话。

她会在厨房和碟子四目相对,

会把两个包包想象成不同性格的男朋友,

在一次次沟通对话中,

她总会看清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物品。

断——只买必需品和喜爱的物品

只买心爱之物

生活像个蓄水池,

有水排出但也不断有水进来。

在做好“舍”这个阶段后,

对于进到家中的物品,应该严格把关。

麻衣对物品有种敬畏之心,

只买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而且对每件物品也非常爱惜,

以确保它可以用的更久。

买一件丢一件

麻衣的老公是个没什么物欲的人,

有一天,他终于有了想买的东西——游戏机。

按照麻衣的断舍离原则,

买一件必须丢一件,

老公看了看自己的物品,

哪件都舍不得丢,最终决定干脆不买了。

这一点对平时喜欢买买买的人特别奏效,

买衣服之前看看家里的衣服,

哪件不喜欢了丢掉,再去买新的,

至少在物品总数上是没有变多。

离——死亡所带来的感悟

重温这部剧,最打动我的,还是麻衣与外婆的日常。外婆和很多老一辈一样,是个囤积狂魔。

有一天,外婆突然离世,麻衣和妈妈整理外婆的遗物,发现外婆很多物品都是过去的美好回忆。

比如和妈妈分居两地时写的信、麻衣送给她的礼物。一向以扔为快的麻衣,面对这些物品,也开始动容。

“整理遗物,也是整理和逝者最亲近的人的内心”,心理的整理需要慢慢来。

结尾有些沉重,却是全剧点睛之笔。人与物品的关系,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短暂的交集。

初看这部剧,收姐和很多人一样,觉得麻衣简直是个扔东西变态。如今看来,麻衣只是真的喜欢这种轻量化的生活,而非刻意为之。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无法做到或无法认同像麻衣这样极致的断舍离,但看完这部剧,还是会有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来一场大清理的欲望。

一直想要断舍离却从未行动过的你,

或许缺的就是这样一点动力,一个选择。

父母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行为习惯?

最近正好写了一篇文章: 新的一年,帮助小孩更加自立怎么样?希望对您有帮助。

家庭背景

主人公:小优优,2015年5月出生,女孩,性格外向,喜欢跳舞。

优妈:80后独生子女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性格内向,喜欢旅行。

优爸,80后独生子女爸爸,性格外向,喜欢旅行、摄影。

优妈的育儿理念

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妈妈最能获得幸福感的事儿。

单说洗袜子这事儿

2017年12月23日至31日,我带优优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住了十天。这是我们俩的圣诞假期,过得充实而愉快。我的初衷就是把家临时换个地方而已,只想小优优每天能去户外玩半天,然后回酒店正常睡午觉,出门在外也不打乱优优的作息规律。然后,有一天,小优优睡醒后发现我在给她洗衣服,她就要求自己洗,我也就欣然接受请求,手把手教她,她学会了便自己把内衣内裤袜子什么的洗完了。

后记

我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特殊,它是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对未知、对向往体验的一种直接表达。作为妈妈,要做的就是允许孩子尝试、教会孩子方法而已。

优妈建议

老话:言传身教!——绝对是真理。

如何建立良性循环?——妈妈自己快乐,才能带给孩子快乐。

懂得取舍!——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拥有。

01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50位妈妈肺腑之言,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生吗?【章鱼王吐泡泡】,采访妈妈们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

一个比奔爷小4个月的小姑娘,1岁半开始自己洗袜子。后来了解到,不是偶然,而是一直自己洗。

我对这位小姑娘及她的家人非常感兴趣,于是托人采访了优妈,以上是采访内容,感谢优妈。

优妈是一位睿智的妈妈,善用宝宝对世界和未知的向往,顺势而为,成功培养出一个自强自立自信的小姑娘,我表示很羡慕。

02

奔爷还小的时候,我妈曾刷到一个外国小孩自己穿衣的视频,1岁半小男孩,自己穿脱连体衣、洗澡刷牙。

△当时同龄的奔爷,这几样都不会

03

小孩自理能力强有什么好处?

当然是让我这个日夜伺候的老母亲更轻松啊~

除了这个,还有:

自信、有成就感;

做家务,做好自己的部分,并帮助家庭其他成员,更有担当;

养成独立的性格,可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怎么培养呢?

如果是小点的宝宝可以从她/他的兴趣入手,很多宝宝一两岁时就开始对倒垃圾、扫地、叠被子等产生兴趣,可以让她/他参与一起做,慢慢过渡到她/他来做。

当然,也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或者这样的情况:

一开始都是越帮越忙啊,哈哈哈哈。

我的朋友Kate,她家宝宝小段同学从2岁左右就有意识的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顺势培养,现在6岁半,已经是个可以帮忙烧菜做饭洗碗做家务的小暖男了。

划重点,接近2岁,从好玩开始, 最后总有一个偷偷扫尾的过程。

如果是大点的小孩,自理能力已经差了,我还怎么顺势培养呢?

想想奔爷,4岁多了,

吃饭还是一直玩,吃到最后得靠喂和塞;

上完厕所光着屁股跑出来,狂撒娇让我帮他提裤子;

妈妈不帮忙自己不洗脸;

寒假不愿意出去玩,问他为什么?说因为回来还得洗手;

我……

现在搞个时光机回到两年前,在他对穿衣服和洗碗感兴趣的时候,我再引导成么?

04

跟几个朋友聊过之后,我决定遵循以下原则:

1、 决不强迫;

2、 从兴趣处引导;

3、 没有兴趣创造兴趣…

▽先安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穿衣、脱衣、脏衣服放到脏衣篓里,吃完饭自己把碗放到洗碗池里去;

▽把家务当成玩游戏:

早上起床,我们比赛谁穿衣服更快,好么?

用比赛的方式来促进小朋友自主自愿快速穿衣。

扫地是扫帚大战,跟地上的脏东西作战,把所有脏东西都弄到垃圾桶里去。

▽给予适当奖励:

帮妈妈榨果汁的话,给你喝两碗果汁儿~

△帮妈妈榨果汁儿的奔爷

2019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想想奔爷让我帮他提裤子的小赖皮样儿,希望今年他可以进化成可以帮忙洗菜做饭的小暖男。

最后,附上一份儿童家务事儿年龄对照表*,看看你家宝贝可以做到哪一步啦?

*《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来自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为符合中国习惯,内容稍作调整。

今天是节后上班第一天,勤劳的妈妈们估计在寒假已经做好schedule,新的一年,要让宝宝上哪些培训班,学会哪些技能。

除了培训班,新的一年,我们可以在家帮助宝宝什么? 不如让她/他更自立吧。

文 / 虎班长

图片 / 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章鱼王的宝贝们

这是三个魔都职场妈妈创办的公号,分别供职知名外企和国际知名外媒,为了讲述三个10后男娃的成长故事,创办公号坚持原创。这里有遍布全球的亲子旅游、有母婴用品评测、STEM益智玩具评测、有男娃成长中的磨难,以及三个妈妈的态度。她们风趣幽默,职场叱咤风云、家里运筹帷幄,关注她们,带娃更轻松,生活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