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金典2011,如何使股票成交量的成功率提高呢?
具体的特例,关于成交量如何看的细节解析:
如下图所示,2011年1月11日和12日,银鸽投资(600069)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一开盘就涨停,引起持股投资者强烈的看涨预期,因此,该股持股投资者惜售心理很强,造成市场只有人买,而没有人卖,成交量极低。
1.堆量是一种有序的成交量温和递增,堆量反应出的是健康的上涨形态。从“庄家市”的角度讲,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 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 在大举出货。
如下图所示:
价坑和量坑的辨别:
成交量的变化呈现圆弧底(量坑)的状况(见图),经过价跌量增——价跌量减——价稳量缩——价扬量增这样一个过程。成交量未见放大之前不必进场,因为我们不知道这只股票到底要盘多久,也不知道量缩是卖盘极度轻微,还是买盘过于衰弱,股价还会不会再往下跌破底部。
如上图,出现价格坑的地方,正好对应成交量的量坑。如图你在任何一个价格买入,就算你买在比较高的位置,价格是13块。后期价格也在快速上涨!
量与价关系
1、成交量就是资金的力量
永 远记住:资金决定成交量,成交量决定趋势,趋势决定涨跌,趋势决定投资者的命运。成交量对应的是成交金额,即“钱”,俗语称:“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 万不能的”…… 资金是逐利的,一个品种的涨与跌,都是资金对于价格的把握而形成,有人鸣枪发号,有人呐喊助威,每一个过程都会有资金的身影在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在成交 量上。
图一:起跑的枪声
图二:加油助威
.2.价量关系
a.价格波动有着特有的节奏,成交量也会随着这个节奏在发生着变化; 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 在价与量的争论中"价在量先"的论调似乎占了上风; 价格的变化中,引发心态的变化,最终造成成交量的变化,顺理成章;
b.共振: 引导价格向上的过程中,量能不会过份放大,只是在同一个级别上缩量和放量 结合价格观察是最重要的; 价格下跌时,主仓不发生变化,量是萎缩的;期间的反弹同样没有成交量;也就是说此时仍然没有对价格的引导的意向;
成交量问题延伸知识:
成交股数VOL,这是最常见指标,也是平常谈论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即观察个股历史上放量缩量的相对情况。最大缺点在于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难以精确表示成交活跃的程度,不便于对不同股票做横向比较,也不利于掌握主力进出的程度。当然在对个股研判时,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成交股数。
成交金额AMOUNT,直接反映参与市场的资金量多少,常用于大盘分析,因为它排除了大盘中各种股票价格高低不同的干扰,通过成交金额使大盘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纵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说的两市大盘多少亿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额。对于个股分析来讲,如果股价变动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数或换手率就难以反映出庄家资金的进出情况,而用成交金额就比较明朗。如附图中的浦发银行(600001)在2003年5月中上旬构筑头部时,用成交股数VOL来看,高位放量并不明显,主力似乎没有出货的迹象,但用成交金额AMOUNT来看,实际上已有一个高位放量、主力出货的过程。
换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为看图时固定运用的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横向比较,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判断走势状态,尤其是在主力进货和拉升阶段,可以估计主力的控筹量。当然大部分的分析软件上不提供换手率的走势图,只提供当日的换手率数值,因此运用换手率时还需找一个好软件才行。一般而言日换手率﹤3%时为冷清,一种情况是该股属于散户行情,另一种情况是已高度控盘,庄股在高位震荡之际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缩,换手率低。日换手率﹥3%且﹤7%时为活跃,表示有主力在积极活动。日换手率﹥7%为热烈,筹码急剧换手,如发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缩量横盘之后出现,很可能是主力出货;如果发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个强阻力区时,很可能为主力在积极进货。
实战中还可运用均量线(移动平均量线)对VOL、AMOUNT、TUN进行辅助研判,一般可设三个参数,即5日均量线、10日均量线及20日均量线。由于均量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与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的原理相同,可运用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均线理论进行研判。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