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鲜为人知的LOL冷知识,连老玩家都可能不知道!

admin1周前 (11-20)热点资讯9

《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LOL)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MOBA游戏,陪伴玩家走过了十余年,无论是老召唤师还是新手,游戏中总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容易被忽略,我们就来盘点15个关于LOL的冷知识,看看你知道几个?

初始英雄只有40个

LOL在2009年美服上线时仅有40名英雄,如今已超过160名,老玩家熟悉的“元老级”英雄如安妮、艾希至今仍是经典。

15个鲜为人知的LOL冷知识,连老玩家都可能不知道!

防御塔的“热身”机制

游戏开始前3分钟,防御塔拥有额外护甲和魔抗,防止一级速推战术,这也是为什么早期越塔风险极高。

LOL的“隐藏BGM”

在召唤师峡谷中,靠近大龙坑时会听到低沉的背景音乐,这是设计师特意添加的“危险预警”音效。

提莫的“死亡纪录”

官方曾统计,提莫平均每天在游戏中“死亡”数百万次,堪称“团战可以输,提莫必须死”的最佳代言人。

小兵的隐藏价值

一波完整的小兵经济约105金币(近战兵21金,远程兵14金),10分钟完美补刀可达107刀,但职业选手也难100%做到。

红蓝buff的“年龄”

红buff(蜥蜴长老)和蓝buff(远古魔像)在早期版本是中立野怪,击杀后不会提供增益效果,直到S1赛季才改版。

召唤师技能“重生”的消失

老玩家可能记得“重生”技能(瞬间复活),但因过于影响平衡,在2014年被永久移除。

英雄的“身高”秘密

根据官方设定,约德尔人平均身高不到1米,而墨菲特和科加斯等巨无霸身高超过10米——但游戏内模型会统一缩放。

“15投”的由来

LOL允许15分钟提前投降(需全票通过),但实际20分钟前的投降率更高,因为15分钟时队伍往往还抱有翻盘希望。

隐藏的“嘲讽动作”

按住Ctrl+1~4键,英雄会做出特殊动作,比如盖伦转剑、亚索吹箫,甚至能打断回城动画(但无实际效果)。

大龙的真实名字

纳什男爵(Baron Nashor)的名字灵感来自《星际争霸》中的“纳克”(Ner’zhul)和“刀锋女王”(Sarah Kerrigan)。

“魄罗”的起源

极地大乱斗中的萌物魄罗,原型是设计师家的宠物狗,后来甚至推出了魄罗主题皮肤和表情。

技能图标的“彩蛋”

部分英雄技能图标暗藏关联,比如卡莎的W技能图标与虚空之眼维克兹的Q技能形状相似,暗示虚空生物的共性。

最早的双人路是上路

在远古版本中,ADC和辅助常走上路,因为下路地形更利于打野Gank,后来因小龙资源调整才形成现在的分路。

LOL的“最长对局”

职业赛场最长对局发生在2014年,两支战队鏖战94分23秒(现版本因节奏加快几乎不可能再现)。



这些冷知识是否让你对LOL有了新认识?无论是游戏机制、英雄设定还是历史趣闻,都藏着设计师的巧思,你还知道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本文数据基于LOL当前版本及历史资料,部分内容可能随更新调整

相关文章

CSGO,当沉默成为老玩家的默契与信仰

在《CS:GO》(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的世界里,有一句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的调侃——“CSGO什么也没有老”,这句话既是对游戏机制简洁性的调侃,也是对老玩家...